江西抚州一古桥将被拆 网友专家共呼吁“手下留情”

04.09.2014  17:21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9月4日南昌讯(记者 胡康林)日前,一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座由文天祥提名的古桥,因年代久远无法承载现代交通压力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斥资近3000万建造的现代化公路桥。微博发出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请求保留古桥。得知此事后,北京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组织多名专家考察团前往崇仁县进行考察,认定该桥拥有极高历史价值,或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当地政府保留古桥,并进行修复。


崇仁县黄洲桥 (资料图)

   网曝文天祥提名古桥将被拆 网友请求“手下留情

  “江西抚州地区辖内十个县,这里水系发达,每个县城都有一条河穿城而过,有河就有桥,可是谁能想到,在我长大的崇仁县城,我自小用脚丈量过无数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黄洲桥,就要危在旦夕。一座投资近三千万的新桥即将开工,将它取而代之。”近日,一网友发布微博称,抚州市崇仁县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桥即将被拆除,这让不少崇仁市民心痛不已。

  为了解情况,记者联系上发微博的网友李先生。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抚州崇仁县人,从小在现场长大,几乎每天都要从黄洲桥经过。今年,崇仁县政府要将该县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桥拆除,拟建一座新的公路桥,这让他觉得有些可惜。“崇仁县的黄洲桥很有历史背景,据历史记载,这座桥有1400年的历史,是很罕见的历史文物,所以我觉得拆了有些可惜。

  李先生说,从小他就听老一辈人都说这桥很有历史,历经了几个朝代,还完好的保留到现在。除了年代久远以外,还是文人文天祥亲自提的桥名。“老人们都说这桥很有历史价值,从桥墩到桥身,都是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几百年、上千都一直在我们崇仁,跟我们崇仁县的百姓有很深厚的感情。

  一座拥有1400年历史,著名文人文天祥亲自提名的古桥要被拆,这让不少网友感到可惜。“一座桥1400多年还屹立在那里,可见它的质量,而且它相当有历史气息应该保留,哪怕以后作为旅游景点也好。”一位远在美国工作的崇仁籍网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表示十分可惜,他在微博上发出请求,希望政府能留下这座古桥,因为它承载了古代人的智慧和崇仁人的回忆。

  政府回应古桥难以承载交通压力 需拆除重建

  一座承载着古人智慧和崇仁人情感的古桥,是否真要被拆?记者在崇仁县政府网站挂出的一则《崇仁县黄洲桥重建工程监理招标公告》中证实了此事。公告中表明,当地将投资约2664万元项目费、66.6万元监理费来重建黄洲桥,工期为1年整,招标公告公布时间为2014年7月21日。

  至于为何要拆,记者联系上崇仁县,该县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黄洲桥早期的设计跟不上如今城市的发展,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拟建一座新桥取代黄洲桥。

  “黄洲桥是崇仁县老城区横跨县城中央的一座桥,古代的设计现在跟不上我们城市的发展,经常堵车,特别是学校上下课的时候。之前我们也请人来鉴定过,说这座桥虽然可以通行,但是要限重,大货车不能过。”该工作人员称,据当地政府考察分析,如果将黄洲桥进行改造价值不大,所以只有拆除重新建新桥。

  “要拆除这个桥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来的提案,本来这座桥是9月份就要拆除的,项目已经启动了,但是现在又很多人说这是古桥,不支持拆除,所以这个项目现在就搁浅了。”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黄洲桥已经被封桥,市民通行可走搭建的临行便桥。

  此外,就网友发起的保护古桥一事,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因黄洲桥并不算文物,所以政府才决定拆除。“当时县里也考虑过这是一座古桥,但是考证过这座桥还称不上是文物,只是一座古桥,所以才决定拆除。听说这座桥是清朝我们这里的一个富人独资建造的,是他的后人发起说要保护这座桥。

  国内多名专家赴赣考察 鉴定古桥有极高历史价值

  黄洲桥作为崇仁县唯一一座作为历史见证的古桥,它历史到底有多久?有多大历史价值?李先生告诉记者,8月底,北京茅以升科技基金会就曾组织过多名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并建议保留此桥。为此,记者与北京茅以升科技基金会“黄洲桥”考察组取得了联系。

  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8月27日,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成立了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教育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光亚、中国古桥研究所所长丁汉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桥营造技艺》保护规划指定法人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罗关洲、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志明组成的“黄洲桥”考察组,并前往崇仁县进行了考察,认定黄洲桥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据《崇仁县志》记载,黄洲桥所在位置,唐朝时是一种简易的梁式桥“”。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在桥面上建屋40余楹,桥两端设门启闭,并由文天祥题写“黄洲桥”三字桥名。此后,该桥屡坏屡修。在清代顺治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大水冲毁该桥,复以浮桥代替交通。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地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时四年,建成八墩九孔石拱桥,桥长139米。

  现存的黄洲桥是一座始建于南宋又多次重建重修的9孔多心圆弧块石拱桥,长达百余米,原桥面宽度约6米多,主拱劵宽6米左右,拱劵厚55厘米,单跨跨度约11米,(未精确测量,只是目测)整体规模甚大,其桥基和桥墩以及石拱桥身主体的大部分石构件为红灰色凝灰岩石材,应为清代晚期及以前所留存,部分石构件可能为此后补砌,但材质和尺寸和原构件没有明显差异,桥面的钢筋混凝土部分为1965年所加,桥墩南侧的混凝土分水墩为1969年洪灾后修缮时所留。

  据史料记载其桥基部分共十四层,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是罕见的,是我国古代桥梁技术的历史见证物,还有一个桥墩保留了原来的翘起的船型的分水尖的形制,桥基石砌体的大部分应该还在河床中;桥墩采用26厘米左右厚的凝灰岩石材横竖拉结砌筑,未见水泥砂浆灰缝,桥拱上半部为半圆状,整体为多心圆弧拱桥,是古代的优秀桥型。

  经现场分析判断,1965年黄洲桥的扩建,应该只是对石桥的桥面结构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未伤及桥梁的主体结构——拱劵和桥墩。仍能看出原来翘起的船型分水尖的形制,基础砌石的外观基本完好。桥基是否是十四层,是否为宋代原物,有待实地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桥基、桥墩和桥拱的大部分构件为清道光年间的原物。黄洲桥的主要结构仍保留着道光年间的原制。黄洲桥可以认为是具有170余年历史的古桥。

  古桥为地标性建筑 长期通行机动车已出现病害

  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从实地考察来看,古桥已经出现了病害。古桥的主拱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拱上侧墙局部外凸,分水尖局部有损坏,存在拱券石开裂和变形明显迹象等。形成病害的原因为由于长期通行机动车,车辆荷载超出古桥的承载能力。“从现场观察可以看出,1965年对古桥的改建,只是在古桥的原有主体结构上,加宽了桥面,并未加宽古桥的主体结构——拱劵,因此,并没有提高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且导致了古桥的不堪重负。

  此外,1965年的改建工程存在设计失误。简单的在桥梁两侧加设挑梁的办法加宽桥面,一些挑梁局部作用于古桥的主拱劵上,导致古桥主要受力结构——拱劵出现局部开裂,局部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主拱劵的结构安全。同时,材料风化也导致了古桥出现病害。“古桥暴露于野外,长期日晒雨淋,存在一定的材料风蚀现象。

  对于黄洲桥的保存价值,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黄洲桥在历次修建中,大批崇仁当地士绅如陈纯中、谢廷恩等人的捐资义举,对后人仍有激励引导作用。这座古桥是倡导社会文明的现成素材,能够激发当地人民自信自尊,让崇仁人民引以为傲的珍品,尽量不要毁坏。

  “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崇仁”为名建县,距今已是1400多年了。据说崇仁县城保留下来的具有地标性的文物,就只有这一座黄洲桥了。衣食足然后知礼仪,随着崇仁的发展,关于崇仁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实证材料,将必然会引起重视。”该负责人表示。

  同为古桥命运大不同 处理方式有待商榷

  专家认为黄洲桥拥有历史价值,而当地政府表示黄洲桥无法满足交通需求,那对于此桥该如何处理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抚州市,桥文化丰富,但同为古桥,抚州市内的文昌桥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文昌桥,是抚州城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长200多米,是城区最大的一座古桥。对抚州而言,文昌桥不仅仅是一座通衢抚河两岸的桥梁,也是这个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更是这个城市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见证,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和骄傲。

    文昌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年,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初为浮桥,后改建为石梁桥,明嘉靖年间改建为石拱桥,这几代桥梁,屡遭水毁,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现在的桥体为清嘉庆8年至18年(1803—1813)时期重建而成。文昌桥初名“通济桥”,宋宝庆二年,以抚郡地应文昌星,桥东联文昌堰,西属文昌堂,故亦名“文昌桥”。文昌桥是抚州的文脉所在,桥上留下了一串串文化巨匠的足迹,也流传有一个个妇孺皆知的传说。

  近年,抚州政府多次斥巨资维修大桥,桥墩上设计有十二生肖,古朴又不失华美。经过不断地建设,古桥附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桥西头建成了漂亮的公园,许多老人汇聚于此,或聊天、或下棋、或唱戏跳舞,自娱自乐、悠闲自得。为缓解文昌桥的交通压力,市区抚河上先后建起了抚河大桥、东临大桥、赣东大桥,而文昌桥也设定成了单行桥。

  同为古桥,黄洲桥如今命悬一线,市民李先生越想越心疼。“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真要拆了确实可惜。当时我也跟茅以升科技基金会联系过,他们说可以把这座桥申请为文物,但是按照程序只能由当地政府申报,当地政府不申报,所以也就没法评定是文物。抚州本来就是桥文化丰富的地方,我们不能把先人的智慧毁于一旦,心疼啊。

  李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黄洲桥对交通造成压力,据他观察,是因为市民的习惯问题。“其实黄洲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并不很大,本身一个县城能有多少车,主要是因为它在中心区,所以大家习惯从这里走。其实在它周边不远就有4座桥,完全可以分流。现在黄洲桥被封了,交通一下子不堵了,因为大家知道这桥不能通行,都自动分流了。我建议把黄洲桥当做非机动车通行桥,在周边可以再建新桥。或者像文昌桥实行限重单行,也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专家鉴定黄洲桥或可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黄洲桥的处理,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黄洲桥”考察组也提出了他们的几点建议。考察组建议,对于黄洲桥以后的使用,可以治理超载问题,禁止机动车通行,注意观察,及时养护,可以作为人行桥使用;整修黄洲桥,由于1965年的改建工程存在设计失误,导致拱劵受力不均匀,加之可能存在车辆超载现象,导致拱劵出现局部开裂,局部变形等现象。建议将1965年后加的钢筋混凝土桥面予以拆除,以解决主拱劵的结构安全,并从城市规划的层面解决好涉及交通、防洪、结构加固等的系列问题。

  此外,考察组还建议将“拆除工作”改为“恢复保护”。解决黄洲桥的交通压力,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层面研究新桥有无可能在附近设置,通过解除黄州桥的通行机动车的重负是解决交通和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最佳选择。就防洪方面,考察组建议,能否在卸除了机动车通行功能后,解决黄州桥如何抵御1-2小时特大洪水能力的加固问题,让桥墩石构件等不被冲走。如果仍然做不到,退而求其次,是否可以通过拆除中间三孔改成钢筋混凝土单跨以减少桥身对洪水通过能力的阻挡。     

  另外,考察组建议,请省市文物专家对黄洲桥再做一次技术鉴定,以确定其文物价值,并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黄洲桥是崇仁县城仅存的最后一座古代桥梁遗存,是崇仁县建成史的历史证物,是崇仁县人民的骄傲,具有任何新建桥梁无法代替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它是一座技术价值很高的古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已经登录为不可移动文物。考察组认为该桥有可能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手记 古建保护与城市建设应并驾齐驱

  近些年,我国古建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古建保护事业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同时,也应看到,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破坏古建等行为屡禁不止,令人堪忧。

  古建体现的是城市的历史底蕴,是城市发展的足迹,它是城市特色的标志。如今,古建的遗存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大量富含历史意义或建筑价值的古建因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需要,面临着“被拆除”的尴尬境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发展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愁”,而黄洲桥正是一代代崇仁人乡愁的寄托。如何在城市发展中的过程中留住人们的精神寄托,是一个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大拆大建只会造成“千城一面”的苍白无力,只有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感和对古建保护的法律意识,找到建设和保护的结合点,才能让城市建设和古建保护相得益彰。

  对于此事的进展,本网记者将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