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抚州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建议

16.05.2016  10:23

  ●黄耀波

  抚州生态优势突出、生物资源丰富、生态重要性高,拥有4个国家级战略和1个省级战略的“4+1”政策优势,有着建设生态文明,展现绿色崛起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抚州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家园,实现弯道超车、发展升级。

  【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是大规模推进城市绿化。依托抚州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实施开展“洁美家园行动”,采取拆墙透绿、腾地补绿、线性植绿等方式,加强城镇生态绿化;全面深化国家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创建生态宜居城镇,推进王安石主题公园、抚河源湿地公园等一批工程建设;加强河流沿岸城镇“一河两岸”工程建设,打造抚河绿色生态廊道。二是大手笔推进生态建设。加强抚河全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严禁乱取水、乱拦坝,加快推进流域内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生态堤防建设、水系连通,恢复河道结构和功能,完善防洪体系,改善河湖健康;统筹实施广昌等河流源头的生态建设工程,确保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开展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创建活动,推进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三是大力气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

  【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对于处在转型阵痛期的抚州来说,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实施高端发展战略,调结构、提质量、促创新三措并举,努力实现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目标。一是着力抓好有机生态农业。重点培育高优农业、蓝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宜黄水稻制种等10个农业产业集群。二是着力抓好低碳循环工业。在绿色工业、循环工业、低碳工业上做“加法”,加快发展金溪香料、崇仁变电设备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等低碳集约产业集群。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敢于做“减法”,摒弃低端、高耗能产业,对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多的企业说“”。三是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在生态旅游发展升级上,开发一批富有抚州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把散落在抚州大地上的“珍珠”串成璀璨旅游链,努力打造成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及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在电子商务发展升级上,抢占买方市场,重点扶持开发和推广本地产品的电商企业,朝着互联网+商贸、金融、文化、智慧城市和现代农业五个重要方向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凡资源开发项目可能造成生态恶化或环境污染的,上马前必须充分论证,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坚决防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抚州落户。二是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制定差别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实行绿色GDP核算,按照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实行有区别、有侧重的绩效评价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地方和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罚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文明奖补制度,各县(区)每年上交一定数额的生态补偿金,并下达水质、土壤、空气等各项指标,由省市相关专业部门专家组随机抽样检测,对达标者给予双倍补偿,对未达标者不给予补偿。四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多元投资机制,重点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领域。

  【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在政府门户网、抚州日报、抚州电视台等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栏,建立生态文明网站;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和企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二是倡导生态文明行为。积极推行绿色出行,倡导公众1公里步行、3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交车;开展居民校区、学校、公共消费场所等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引导绿色消费,鼓励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和可再生产品;实施机关资源使用定额管理和效能标准,推进机关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政府绿色采购,推行无纸化和绿色节能办公。 (作者系抚州市政协副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