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金溪县抢救“正在坍塌的乡愁”

02.06.2016  16:30

  5月12日,记者在彪炳史册的明代权臣、工部侍郎胡桂芳的故乡——金溪县合市镇游垫古村看到,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全额捐资认修的民居古宅,正在按原始风格紧张抢修。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特派专家现场指导、监督古宅修复工作。这是该县抢救“正在坍塌的乡愁”的一个缩影。

  金溪作为赣东地区人文资源丰富的千年古县和临川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之一,荣膺江西十大文化古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多块金字招牌。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古建筑成片的传统村落40余座、古祠堂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古民居1万余幢,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座,是当今中国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品质最精美的地方之一。

  为了留住“乡愁”,该县聘请有关专家对古镇古村保护进行科学规划,在古建筑古文物比较集中的村落聘请当地威望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村民担任文保员。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和奖励全县各村文保员。同时,该县通过财政拨一点、向上争一点、能人捐一点、民间投一点等多种方式,广泛筹集古镇古村保护专项基金。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古建筑、古文物修旧如旧,古建筑白蚁防治,安全、消防设施更新等项支出。记者在该县一些古村看到,有不少古建筑已得到较好修复,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仍出现裂缝、断梁、倾斜乃至坍塌等现象,急需实施抢救性修复。陪同记者采访的金溪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吴泉辉说:“这些古建筑之所以日渐毁坏,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人向城镇集中,不少古宅长年无人居住,出现一些小毛病未能及时修复,最终由点滴小漏,到梁倾墙裂,直至坍塌毁灭。”谈到为何不能及时抢修时,吴泉辉神情严肃地说:“并不是地方政府不作为,而是金溪古村落、古建筑数量众多,仅仅依靠当地古镇古村保护专项基金是远远不够的。资金缺口太大,才是主要原因。

  为此,该县精心包装古村项目,吸引外商投资古村保护与开发,同时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各界能人以及产权人自身共同参与保护工作。目前,该县已引资50亿元,除了对全县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整体开发外,还将重点打造浒湾书铺街、陆坊象山故里、仰山书院、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等古色、红色旅游景区(点)。

  今年4月中旬,该县隆重举办了“数字遗产中国行——金溪站”活动。活动除了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付清远等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献策外,还邀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20多家媒体参与报道,大大提升了金溪古镇古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活动还在合市镇游垫古村大祠堂发起古村古宅“认修”倡议。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等多个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界人士当场表示愿意捐资认修游垫古村古宅,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终达成胡火根、胡庆祥、胡富皮等6位村民的6幢古宅捐资认修协议。记者在合市镇游垫古村采访时发现,该村拥有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明清建筑数十幢,其中以“总宪第”“胡氏祠堂”“节孝坊”等最为精美,均以红石或青石雕刻花纹图案。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该村不少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以这6幢被认修的古宅损毁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抢修,随时都可能坍塌。

  据该金溪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吴泉辉透露,近三年来,该县已先后对全县2600余处古建筑开展抢救性保护。目前,已修缮古建筑1500余处;拆除了160余幢与古镇古村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破获文物被盗案93起,追回被盗文物93件。吴泉辉说:“金溪抢救‘正在坍塌的乡愁’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抢救更多的古建筑,还需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