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补足民生“短板” 办好民生实事

10.01.2014  11:4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补足民生“短板”,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比如在报告当中提出要实施实施“百团千人”阳光文化工程,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

      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 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

  今年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57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五险合一”征缴管理,加快实现县区五险统征管理新模式,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发放标准,拓展法律援助范围。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启动220万平方米大型综合安置小区建设

  新增“农民健身工程”100套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00套。启动22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安置小区建设,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7500户,积极做好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工作。整体推进100个重点扶贫村的扶贫开发,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快应急水源建设和“二次供水”改造,加快备用水源地论证和选点工作;加快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继续推进全市天然气户户通工程;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区集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任务。

   实施“百团千人”阳光文化工程

  提高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管理水平,扩大学区化管理试点范围,探索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新模式。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团千人”阳光文化工程,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文化大院30分钟文化圈”。大力推进市档案馆、市青少年宫建设。新建一批体育健身设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完成800万平方米旧改征迁

  大力实施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力争完成800万平方米的旧改征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实现“1号线全线贯通、2号线全面开工、3号线前期启动。全力打造8个全省“百强中心镇”和21个市特色小镇。继续推进第二批主要通道沿线“五化”综合整治、22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65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村点整治和30个农村新社区建设。

   完善城区社区 推进依法信访

  社会安定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持,依法治市则是重要方针之一。建设“法治南昌”、“平安南昌”。坚持源头治理,着力完善以街道为主的城区便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及时反映协调群众各层次利益诉求,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推进依法信访,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引导征地拆迁、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大力开展以打击盗窃为主的侵财型犯罪以及毒品犯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