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安源公车改革设报销上限 正科报销上限每月1000元

09.04.2014  09:49

  中国江西网讯 8日,萍乡市安源区所有区直部门和单位接到通知,除了必要的执法执勤车辆以外,所有公务用车暂停使用。根据该区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正科(实职)每月报销上限为1000元,科员和办事员每月上限300元。为了让改革更加公平公正,避免让公车改革成为一种福利,科级干部超过300元以上的按派单制予以报销,真正做到“领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

停在安源区政府门口的部分公务车辆

  每月报销上限:正科1000元科员300元

  8日,记者来到该市安源区政府采访时,有关人士介绍,就在当天,该区很多区直部门和单位的公车都停用了,该区各乡(镇)、街道也即将启动这项工作。

  按照《安源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暂行办法》,个人公务交通经费报销标准分为:正科级单位正职报销上限为1000元/月,正科级单位副职报销上限为900元/月,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含享受正科级待遇)报销标准为800元/月,副科级实职报销上限700元/月,副主任科员(含享受副科级待遇)报销上限为600元,科员、办事员及其他在编在岗人员报销上限为300元/月。

  《暂行办法》除了对个人公务交通经费报销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外,还对单位集体公务用车作出规定:所有区直部门和单位的集体公务交通费用不能超过本单位报销总额的15%,确因特殊情况超出的,须报请区委、区政府。

  设置报销上限 为防变相发福利

  参与这次公车改革的当地有关人士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令人关注,也很敏感,启动车改前,该区专门组织人员到一些已经完成车改的地方进行了考察,发现其他地方有少数不在岗的调研员也获得了车补,这样的车补让人感觉是一种福利待遇,当事人拿了公家的钱却没有给公家办事,所以,当地停发这类人员的车补,还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了严肃查处。

  针对安源区的车改,有关人士表示,因为退居二线,有的主任科员可能并不在岗,既然不在岗,当然就没有公务,既然没有公务,当然就没有公务用车,就不应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如果不在岗也报销了公务交通费用,公车改革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福利待遇,就会形成新的不公。

  在该市安源区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在一些已经进行了公车改革的地方,按照既定的车补标准打入个人账户,如果工作量多,有的人可能不够用,如果工作量少,有的人可能还有少许赚头。参与安源区公车改革的人士证实,尽管一些已经完成了车改的地方规定了车补只能用于交通费支出,但如果面临退休、工作调动、病故,账户的钱最终是可取出来变成现金的。

  为了避免一些人将车改当成一种福利,让公务交通经费确实用在办理公家的事上,结合一些已经完成车改的地方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今年4月1日,安源区出台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暂行办法》,对科级干部和普通科员、办事员分别设置了交通经费报销标准的上限。

  300元内实报实销 超300元须报批

  该市安源区机关事务局局长、车改办主任陈明朝介绍,科员和办事员的交通经费报销标准上限为300元,科员和办事员的报销方式是实报实销。对于科级干部,不管是正科还是副科,不管是实职还是非领导职务,300元以内也是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给予报销,300元以上必须按照派单制进行报销。换一句话就是,科级干部实报实销300元之后,不管到哪儿去,均要填写一份《公务用车交通费报批单》,在报批单上写清公务时间、内容和实际产生的交通费用,还要获得单位负责人的审批,而且每月报销的数额不能超过各自职务报销金额的上限,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有人拿车改当成福利,也能真正做到“领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对于一些缺勤人员,每缺勤一天报销标准减少15元。

  因为300元以上所有科级干部出外公务都要派单子,所以,该区车改方案出台后,有少数干部感叹,这个车改搞得很麻烦、很复杂,出门给公家办个事还真不容易。参与安源区车改的有关人士坦言,有的干部认为车改是一种福利,与其他地方直接将车补打在个人账户相比,安源区公车改革在少数干部心里可能有落差,因为这种派单制报销是“实打实”的,所报交通费全部都用在办理公家的事上,车改没有给他们带来半点赚头,但习惯了就好了。

  据悉,除了必要的执法执勤车辆以外,该市安源区区直部门和单位共有公车约200辆,这批车辆预计今年4月26日公开拍卖。

  ■信息日报记者李桂明文/图

 

来源: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编辑: 胡武龙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