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光“央企钉子户” 拆迁协议签了一年多始终没拆

19.10.2014  13:13

 

  虽然签了拆迁协议,但是一年多了,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的两栋建筑始终没有拆。严君臣 摄

  10月11日,有南通网友在当地论坛爆料称,跨越南通市港闸、通州两区的江海大道经两年施工,工程已经快接近尾声,但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下称中储粮南通直属库)仍有两处拆了一半的房屋立于路南侧辅道上。该名网友称,这两栋建筑对该道路的全线贯通和机非分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是不是最牛钉子户呢?毕竟是央企啊,这点小房子要拆几年?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该名网友所指建筑确实占据了路面,总面积近500平米。经调查,这两栋建筑确系上述公司所有财产。

  一个中央企业,为何会成为这一带居民眼中的“钉子户”?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现场]

   两栋建筑成了“拦路虎

  10月16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按着爆料帖中所指位置,来到了这两栋建筑所在路段。在距离两栋建筑尚有百米的距离,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这两间房屋一东一西,分别立在中储粮南通直属库大门前。两栋建筑以外的路面上,均已经铺设好沥青,仅中间一百米左右的路段还是土路,脚踩下去便沾得满脚灰土。由于沥青路与土路存在数公分的落差,来往车辆在经过该路段时,不得不减速缓慢行驶,十分不便。

  记者凑近一看,其中西边一栋建筑为灰色水泥外立面,蓝色顶砖,墙体下沿铺设有大理石砖。这栋建筑东半部分突出,外盖了圆弧形围墙。但现在,这栋建筑有部分已经被拆除,残余主体约30多米长、10来米宽、高约2.5米。透过其墙体上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该栋建筑内部尚完好,摆放着桌椅、橱柜等家具,与一般公司设置的传达室极为相似。

  而在该栋建筑最西头,有面墙已经被铲去了一半,一台挖掘机停在墙周围,但当时并没有工人在此地施工。

  与之相对的东侧建筑,则是一幢占地约60平米左右的小屋,其外墙已经剥落,露出了内部红色砖头,但没有镶嵌窗户。这两栋建筑横亘在已经铺设一新的马路上,将约20多米宽的大路硬生生占去了一半。

   [居民]

   谁都不该有特权

  “这附近有没有哪里没拆?”现代快报记者在附近随机走访了几名正在闲聊的南通兴仁镇居民。“没拆,那不是成钉子户了?政府早就做过工作了,该拆的早拆了。”据王先生(化名)介绍,江海大道是从2013年3月份左右开始施工,将这条路拓宽到了原来的三倍左右。而早在工程施工之前,该路段涉及到的数十户人家就都已经拆迁完毕。

  谈话中,王先生沉吟了会儿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点头道,“要说没拆的,倒是也有,但那是粮库(中储粮)的房子,不是我们私人的。”说着,他便向现代快报记者指出了前述那两栋建筑的位置。谈及此,王先生显得有些无奈,“按说修路是头等大事,谁都不该有特权。现在那边路被占了,变窄了,要是正式通车,肯定有安全隐患。

  据村民们反映,这两栋建筑很早以前就立在那儿了,其中一栋确实是传达室,但现在已经没人用了。此前,曾有工人前来拆除过这两栋建筑,但在中途便停止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毕竟人家是央企,不归南通管。

   [媒体报道]

   此路段为市区快速路网中最重要部分

  据悉,这两栋建筑所在路段正在进行的是江海大道东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据此前南通当地媒体报道,这一工程涉及路段,是南通市区“一环一轴八射”快速路网中最为重要的路段。

  根据南通快速路网的规划,江海大道东延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北环”东部,主要包括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和两大立交枢纽。整个工程预计2014年年底建成。工程完工后,通州区金沙镇到南通市主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两栋建筑所处路段已经修筑完成,不时有汽车在道路上通过。数名工人正在附近铺设管道,他们说,这一带的路早就已经铺好,筑路工人也已经撤走。对于近在眼前的这两栋建筑,工人们有些茫然,“我们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这早晚要拆的吧?

   [涉事公司]

   不是不拆,而是“拆不了

  据江苏文明网此前报道中介绍,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是中储粮控股企业,由江苏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和江苏南通运河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共同出资组建,是南通地区规模最大的国有粮食仓储企业。

  这两栋已经成了当地百姓眼中“钉子户”的建筑,是否真如网帖中所说,是归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所有?10月17日,该公司总经理刘志清向现代快报记者证实,该公司门前这两栋建筑确系其单位财产,距当初建成已有三四十个年头了。其中,东侧一栋为蓄水池,西侧则为保安室及配电房。

  刘志清表示,这两栋建筑无法进行拆除的原因,是由于配电房及蓄水池攸关整个粮库的水电供应,因此并不是他们不想拆,而是“拆不了”。只能先重建相同功能的建筑,再将原有房屋拆除。“粮库内都是中央储备粮,电力是一天都不能断的。我们单位的用水由于一些原因,一直都没有接入市政水管,线路是从很远地方拉过来的,水压也低,只能等晚上稍微蓄点供第二天用。

   一拖就是一年多,公司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

  据刘志清介绍,该公司于去年3月收到一份关于江海大道扩建的通知,称该公司北侧约6亩地均处于建设地段,需要拆迁。“我们收到通知的时间,比附近农户都要晚。但我们一直在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很快就签了合同。”据其介绍,该公司的大门,原本就建在那两栋建筑之间,与之并立的还有一排店

  面房。而在谈妥拆迁事宜后,2013年7月26日,该公司签了拆迁合同,此后便将处于需拆迁地段上的一间药剂库、一间机修车间、一间食堂、一间车棚,及大门很快拆除。在与租赁户交涉后,原有的八九间店面房也已拆除。

  但就在这过程中,一个问题鲜明地凸显出来——在需进行拆迁的地段上,有两栋建筑拥有产权证,一间是现已被拆除的药剂库,另一间是还“坚挺”着的配电房。“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这两栋建筑需要进行重建,但在跑规划许可证的时候我们碰到了难题。

  刘志清说,由于药剂库内药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在选址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比较多,“崇川区规划局要求我们出具一份安全预评价,光是这个就花了我们一两个月。我们是特殊项目,应该考虑特事特办,政府办事效率低,拖延了我们时间。

  据了解,今年8月底,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拿到了规划许可证,9月份他们便开始着手施工许可证的申办。而负责这一申办事宜的办公室主任秦建成则称,“我们单位以前跑基建的人已退休,关于这方面的业务,我十分生疏,现在又需要在网上申报,我申请了几次都没有通过。

   【规划部门】

   其拒拆理由并不充分

  “办理时间长,主要是因为其中涉及到‘药剂库’这栋建筑,因为它里面存储着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建筑性质较为特殊。”据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崇川分局一名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当时包括区建设、安监、环保、消防等部门专程为此事开过一个方案联审会,到六月份才形成了会议纪要,通过了其重建申请。

  当时在联审会上,由于药剂库这一建筑的性质问题,安监部门提出要该公司做一个安全预评价,“要是安全预评价不能通过的话,这个项目就不能上。当时为了这件事情,可能耽搁了一两月的时间。

  崇川分局这位负责人表示,当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补齐了相关材料后,他们便立即开始办理手续,总共用时大约一周,并不像其所述,存在拖延时间的情况。

  那这两栋建筑,是否如该公司所述,不先重建就无法拆除呢?

  该名负责人对此表示了否定。“当时他们提出,必须要先将那两间房屋重建,把所有的合法手续拿到手。要是手续不到手,他们就不同意拆。至于他们提出必须要有配电间给公司配电,我认为这理由并不是很充分。

  该名负责人称,传达室可以先安排在现有的房屋内,变压器等配电设施也可以暂时搬运到其他地方。

  他表示 “他们提出的问题其实并非不可克服”。

   [焦点]

   涉事公司曾与政府部门就“先拆先建”发生分歧

  就在与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交谈时,现代快报记者留意到了一个“时间差”。按照其提供的拆迁事宜相关时间,该公司于去年3月接到崇川区房屋管理办公室拆迁通知,于去年7月与其谈妥赔偿事宜,并在拆迁合同上签了字。今年4月2日,该公司拿到了重建工程的发改委立项书,此后便开始重建工作的逐层申报。而从去年7月至今年4月,这期间有近9个月的时间是段“空白”。那在这期间,该公司没有进行重建申报吗?

  “拆迁工作也没有专门的人负责,当时拆迁合同一签,我们就和底下的租赁户谈,事情千头万绪。”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秦建成承认,这期间确实与政府就“先拆还是先建”出现过分歧,“配电间和药剂库都是有产权证的,我们还没办好这个手续,怎么好让他们拆呢?”在这数月内,该公司与政府反复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但秦建成表示,该公司坚持先重建配电间,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产权证,主要还是由于公司供电需要。当现代快报记者提出可以从附近居民区临时拉线,解决用电问题时,秦建成表示,当时政府并没有拿出过这一解决方案。“我们很配合政府拆迁,之前能拆的都拆了,药剂库现在都是临时建的。

   道路施工队很着急

   两“钉子”何去何从?

  从去年开工至今,这两栋建筑已然成了当地百姓眼中的“钉子户”,它们究竟该何去何从?为此,现代快报记者前往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政府,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中储粮是央企,拆迁问题并不由其管辖,而是由南通市政府直接负责。后经辗转打听,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负责该公司拆迁事宜的是南通市崇川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但当现代快报记者于10月17日前去了解情况时,该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委婉拒绝了采访。

  后据了解,今年8月底,该公司已经通过了崇川区规划局这道“卡口”,重建工程的公开招投标也在9月完成。目前,其正在通过网络申报施工许可证。“自从江海大道东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动工以来,我们一直在尽力配合,被拆的机修车间、食堂,我们也排除种种困难重建了起来。”被网友直指为“钉子户”,刘志清称自己也很“委屈”,他本人一直希望这一工程能快点完工。此外,门前两栋建筑未拆导致道路不通,这两年也给该公司员工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便。“外面窗台上的尘土每天都堆得很厚,我们职工上班都是满身尘土。办公楼就靠着马路,我现在恨不得天天扫地。

  “这一带就剩了我们这边没搬,拆迁办也隔三差五在催。”现在最着急的,是负责这部分道路施工的港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他们老是来问我们啥时候搬,说到年底时要竣工,急着把路修完。就连现在施工许可证的申报,都是他们派来的小伙子在帮我们弄。”刘志清称,要是一切顺利,两栋建筑的重建项目将于本月底开始动工,预计工期为两三个月。

  刘志清表示,只要获取施工许可证,他们便会即刻开始配电房的拆迁工作,可以考虑边拆边建。至于东边的蓄水池,他们也已经向南通市自来水公司申请了,待该路段施工完成后就能接入市政水管,之后蓄水池便可拆除。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