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拆临让南昌老城区旧貌变新颜 人居环境变美了

17.10.2014  11:25


南昌铁路局位于新魏路上的最后一处违建被拆(记者陶望平 摄)


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违建被拆除建绿还路后的美景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16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2013年10月南昌启动“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至今,已经拆除城区范围内临建违建、占压“五线”公房建筑以及省直单位违建临建共计37万余平米,建绿还绿面积8.1万余平米,还路于民面积达8.6万余平米。如今,走在南昌市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道路变宽了,绿意增加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变美了。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群英认为,拆违拆临让南昌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是件大好事,但还需继续加强建绿还路于民的工作,并为那些被拆房屋的承租户就业创业提供优质的条件和环境。

   破解城市发展顽疾 政府带头向“公房”开刀

  城市的违章建筑、临时建筑一直广受诟病,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严重破坏社会风气、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秩序,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也阻碍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南昌市的违章建筑、临时建筑还有很多,严重影响了南昌市民的居住环境,也阻碍了南昌城市的发展。

  为了推进南昌市“一江两岸”城市规划建设,破解城市发展顽疾,加快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2013年10月南昌市启动了第一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在2013年10月8日召开的“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动员大会上指出,少数单位和个人利用违建临建作为“以房生财”的工具,这种通过侵占大部分人的公共利益来满足私利的行为,违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明确要拆除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单位所属的违建临建公房,王文涛肯定地表示,就是要求政府带头做起,“先革自己的命”,自行先拆,立信于民,做法治南昌、诚信政府的表率。

   高位强力稳步推进“双拆”工作

  南昌市把开展“双拆”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具体行动,将“双拆”工作与建设法治南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廉洁政府有机统一起来。为了强力推进“双拆”工作,南昌市专门成立了最高规格的“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和维稳工作组等3个机构。

  在第一轮“双拆”工作中,南昌市坚持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单位所属的违建临建公房为重点,明确提出了九个坚决先拆的工作思路,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原则,对行政事业、国有企业单位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顶风突击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妨碍重点工程建设的、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严重占压“五线”的,重点区域范围内的以及以盈利为目的等九类违建临建,坚决先拆。

  南昌市“双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落实推进“双拆”工作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动靠前指挥,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频繁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基层一线攻坚克难。

  南昌市“双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双拆”工作中,该市始终坚持属地管理与谁主管谁负责相结合、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将点上摸清与面上找准、攻坚战与突击战有机结合起来,稳步推进各阶段工作。工作中,各城区、市直各单位注重稳中求快。在第一轮“双拆”工作中,东湖区在调查摸底阶段率先打响了城区“拆违拆临”的第一枪;紧接着10月17日,南昌市城管委又组织市城管支队一举拆除了青山北路15间临街店面,吹响了市直单位“拆违拆临”的集结号,此后还组织拆除了国贸广场、远东国际花园等14处过期临时售楼部。南昌市教育局不仅一举拆除了“双拆”范围内面积6900.8㎡的31个点位,而且还主动拆除了“双拆”范围以外的18个点位,面积2782.2㎡,在市直单位中率先完成了自拆任务。

  进入第二轮“双拆”工作后,南昌市各城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与省直各相关单位频繁对接沟通,通过前期不厌其烦、艰苦细致上门工作,青云谱区、西湖区、青山湖区纷纷提前半个月进入自拆阶段。

   共拆除公家违建临建37万余平米

  自2013年10月8日起,南昌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对城区范围内临建违建、占压“五线”公房建筑全面启动了“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经过3个月的持续“作战”,共拆除违建临建、占压“五线”建筑及过期临时售楼部544处,总面积250983.83㎡,建绿还绿91处,面积62680.83㎡,还路于民254处,面积71118.04㎡。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昌市于今年3月1日起又启动了第二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重点清理拆除驻昌省直单位在城区范围内的公房临建违建。截至今年9月底,省直单位“双拆”工作落下帷幕,共清理拆除省直单位公房违建临建212处,总面积120958.15㎡,建绿还绿27处,面积18867.68㎡,还路于民74处,面积15800.66㎡。

   建绿还路于民 营造舒适人居环境

  南昌市“双拆”办督导部部长涂辉平指出,“双拆”后清理出来占压规划红线的土地,一律通过建绿还路形式归还百姓。土地的使用要不断符合新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违建临建拆除后,还路于民、还绿于民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也是“双拆”工作的初衷。

  南昌市“双拆”办在组织各单位拆除违建后,及时组织建绿还路工作,增加绿地和城市公共空间,切实营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二七北路是连通南昌火车站的一条主干道,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上世纪80年代,周边村庄以及单位在二七北路沿线建了众多违建店面,多数出租用于汽车修理、汽车配件店等,历经3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汽配修车一条街”。2013年11月,南昌市东湖区“双拆”办组织对二七北路汽配一条街的违建店面进行了全部拆除。考虑到二七北路附近没有大型公园、体育场,附近数万市民健身、休闲困难等问题,汽配一条街违建店面拆除后,南昌市园林开发公司进行了绿化以及景观提升,并修建了一个体育广场,设有篮球区、乒乓球区等区域,极大地方便了附近市民的休闲健身,改善了人居环境。

  在建绿还路于民的同时,南昌市不少城区为方便市民停车,还纷纷建设了生态停车场。

  “拆违拆临让南昌市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也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是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群英认为,接下来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继续做好建绿还路于民的工作,此外,政府有必要不断优化老城区商业网点的布局,为那些被拆房屋的承租户就业创业提供优质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