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军:拒开方式难成“奇葩证明”的药方

17.09.2015  12:04

  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通知》(民函[2015]266号),规定自该通知发布之日起,除办理涉台和9个国家(哈萨克斯坦、芬兰、奥地利、荷兰、德国、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和波兰)的公证事项外,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9月15日《法制晚报》)

  今年以来,“奇葩证明”屡屡在媒体曝光,引来网民围观与热议。甚至连李克强总理也以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来诟病当前的证明难题。在广大民众的强烈呼声之下,解决“奇葩证明”难题已经迫在眉睫,既能让相关部门摆脱尴尬,也能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其实,在广泛的“奇葩证明“需求之中,最遭殃的还是广大的老百姓,一项证明需求,可能让他们跑许多次冤枉路,说多少好话,甚至拖人情,方能得到这一纸难求的“证明”。要求“证明你爸是你爸”、“你是你妈的儿子”等等,这些又有多少意义呢?同时,我们的基层民政局、派出所、街道、社区也是“奇葩证明”的受害者,大量的证明开具,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真是苦不堪言。

  近段时间,陆续有机关部门明确提出,对一些证明需求不再开具证明,公安机关将18种证明列入禁开之列,民政局不再开具婚姻登记证明……在笔者看来,如此做法,并非全是好事。虽然此举是在规范化权力清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在相关需求并非消灭之前,容易引发更多问题。一方面是证明需求,另一方面无法开具,老百姓左右为难,该如何是好?

  笔者认为,既然相关部门开具这些证明已经多年,虽然也心不甘情不愿,但这毕竟是为人民服务,替百姓解忧。如果拒开证明的步伐走得太快,老百姓就可能面对相关证明需求时,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拒开证明本无错,但应该在相关证明需求退出市场之后,才是最好的时候。

  同时,相关部门应在信息公开、连网共享方面下功夫,运用现在的科技手段,简化办事程序,尽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对群众的证明需求。部门多用用心,工作人员多动动鼠标,百姓就可能少跑路,少开证明。同时,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将不必要的证明、流程精简掉,让政府工作变得简单高效,从根上减少“奇葩证明”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