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熟外求生 冯少胜传统水墨赏析

11.11.2013  15:12

  本报讯 记者邓旭敏报道:绘画作品应该如何欣赏?有人说,打动人们的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完美的物象,细致入微的描画。但在中国画中,最高的艺术境界反而是那种抽象的水墨符号的象征和寓意,画中物象的出现和西方绘画一样,都由画理左右。冯少胜的绘画,就是追究这种概念。

  中国艺术长河之中,吴昌硕、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傅抱石、黄宾虹水墨山水,于右任的书法等等,他们都是以朴实、自然、生涩、稚拙艺术形象,传递一种健康大气、清新自然之美。初看,率性随意,实则精华内敛,愈看愈有回味。书画作品这种生味、拙劲、稚气是画家追求熟练,掌握技巧之后返璞归真,化万物于腕底的至高境界。明末大书法家论书法“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徐悲鸿论素描“宁拙毋巧,宁方不圆”,正是阐述这一艺术规律。冯少胜的大写意花鸟创作,追求的正是这种“画求熟外生,生则无莾气,故文;拙则无作气,古雅”的文雅之道。他的禽鸟鱼虫取法八大山人,花卉取法吴昌硕,写气不写形;笔墨稚拙苍劲,境界高阔;不机械写形而追求意象创造,意趣淡泊又质朴灵动;以简约取胜,藏露有法;把描绘物象生命的律动与静穆景象高度统一,创造出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