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狂热蔓延到幼儿园和补习班 为何高烧不退?

16.03.2014  11:22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疯狂择校 。

日前,北京市宣布拟从2014年起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19个大城市应当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方案。

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鸿沟,使得家长们择校热度不减:购买天价的学区房,托关系入读优质学区的小学来获得学籍,甚至不惜重金海外择校。择校的狂热从中小学的入学阶段蔓延到幼儿园、好的补习班和家教老师。

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抢占有利位置,“疯狂”的家长们费尽心机、各显神通,也流露着困惑、无奈和焦虑。

好的学区房已千万级

北京青年郭永杰正在四处寻找学区房,尽管他的孩子尚未到入学年龄。他想找一个位于海淀区的学区房,以便孩子未来上下学的路途能近一些。

在北京从幼儿园上到大学,他忘不了自己小时候,为了不被电脑派位派到三类校,自己的父亲托关系找遍了人。而如今,择校的接力棒传到了自己手里。“现在小学入学、小升初没有任何统一考试,但是学校之间生源、学习环境和师资差异太大。

你看这个数字,同样是市重点高中,一个在东城区,一个在海淀区。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前者是个位数,后者是三位数,学生质量都一样,教学质量差别那么大。”郭永杰甚至发现,单位里有海淀户口的女孩都成了相亲热门,而面积大一些,位置好一些的学区房房价已经以千万级别计算了。

记者陪着郭永杰去看房子,中介不住地说:“不管您看上哪套,不管是买还是租,都得赶紧定下来。现在房子一放出来就被抢光,尤其是有很多从外地转到北京上学的,家里在当地都很有钱,专门要这种房子。现在不让择校了,学区房马上就涨价了。

中介门店门口的看板上写着,紧邻人大附中的四居室,只年租,一年租金为20万元。“小时候,这里是荒郊野外。”看着惊人的租金,郭永杰倒吸了一口凉气,“全国的精英都跑到北京来,如果我的孩子再输在起跑线上,以后在他自己的家乡怎么生存?

不要觉得我疯了,如果所有经济上有条件的家长都择校,那么只能说明,教育机制本身存在问题。”郭永杰对记者如是说。

补习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相对于犹豫不决、错过买房良机的郭永杰,从事金融工作的李博静早早买了离学校更近的房子。

李博静是从外地考入北京的,后来留京工作。“我就是这么一路从千军万马里走独木桥读出来的,所以,不能让孩子落后。

择校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号称“双语教学”的幼儿园一个月要5000元,广告商写“孩子读完后看懂英文报纸”。幼儿园放学后还要去上早教班。“在单位里,妈妈们互相比孩子上哪个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婆婆们也互相比孩子都去外面上了什么班,结果越比花得越多,人家孩子上什么班我们也要报。

直到孩子上了初一,拿到英语教材时,李博静“脑袋一震”,第一单元竟然是学习26个字母。原来,按照北京市统一的教学大纲,初一英语是从“ABC”重新学的。李博静的儿子小学五六年级就已经能看懂英文故事书,“这些内容都是幼儿园时候学过的,幼儿园毕业后,他都能用英语数到100了。那之前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没有必要?

事实上,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儿童别说学“ABC”,连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用学。五六岁的儿童只需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并且不是在纸面上,而是“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