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平均”工资说事已经过时
近期,各地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平均工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3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39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分别为9.4%和7.1%。在已经公布数据的省份中,多数省份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涨”势喜人,但这组去年平均工资数据的公布,并无意外地引发了网民一片“拖后腿”的感叹。人们纷纷留言表示,对照所在的地区,自己拿到手的工资没有这么多,有的差距还不小。一些网友提出,不仅是自己,感觉周围大多数人的工资都达不到所谓的平均水平。对于这样脱离实际的数据,社会的情绪反应很大。
收入几何,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水平,是人人都有发言权的话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由国家统计部门定期发布权威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公开。但在近年来,几乎每一次的数据发布都成了网民集中呼喊“被平均”的牢骚大会,平均工资的准确性与参考意义已经受到了强烈质疑,这恐怕已经不单是情绪宣泄的问题了。
从统计的技术层面看,平均工资计算出错的可能性很小,但采用平均数这种统计方法本身,已经不再适合衡量工资收入水平。统计平均数,原本意在掌握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普遍”收入水平。但是,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值无法准确描述“大多数”人的收入状况,两头的“少数”对平均值的影响往往令其失真,与一般人的观感大相径庭。
人们对平均工资的不满,除了其不能真实反映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这项指标还会直接与间接影响到一系列的公共政策与制度,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决策层面,平均工资往往被用来衡量经济水平和人民的购买力,能否掌握尽可能接近真实状况的工资数据,对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个人层面,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意味着与之联动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也将随之上调。在以平均工资为基准的体系下,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这一变化的敏感度显然不同,收入越低,缴纳社保的压力反而越大,社会福利成为低收入者的负担,势必进一步加大收入差距,挑战社会公平。
如今,用数字说话代表着“靠谱”,但数字之下还有更加生动的现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现象与复杂状况,体现在经济社会指标上,亟须统计方法与理念上的相应跟进与革新。诸如更能反映整体收入差距的中位数、基尼系数等补充数据,或者提供更具参照意义的按行业和岗位分类统计数据等,未尝不具备参考意义。归根结底,人民并不需要违背常识与生活经验的刻板数据,让人们摆脱“被平均”的尴尬,是挑战更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