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年:挂科罚跑5000米,只是一支“醒神药”

26.03.2015  18:23

  “跑过这圈,还差两圈……”近日,在武科大黄家湖校区一操场上,30余名学生正气喘吁吁地跑着,另一边,几位学生正数着圈数。据悉,这是武科大某院系针对挂科学生采取的一项惩罚。一挂科学生被罚跑后直呼永不挂科。(长江商报3月26日)

  武科大对挂科学生采取挂一科罚跑1000米,一名男生挂了五门课,被罚跑5000米,这样的做法应该值得肯定。起码表明武科大对挂科学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

  现在坏就坏在这个“”字上,只要一提到“”字,不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很敏感,似乎在教育领域不应该出现“”字。罚成了暴力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教育方式的一种误解。

  在激励机制上,有正面激励也有负面激励,两者穿插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对挂科学生罚跑步只是后一种激励方式罢了。有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都已成年,用类似惩罚小学生的做法让人难以接受”。在笔者看来,这只是一家之言,也是对罚跑方式的一种误解。因为跑步运动没有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区别。院系罚挂科学生跑步没有在时间上设限,只是从圈数上大概要求,这一做法也不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跑5000米,对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成人来讲应该不算什么,学校此番用意无非是想告诉学生:挂科是不对的,如果再这样是要受到惩罚的。目的是促其清醒,改正错误。只有弄清了这些,才能真正领会学校的良苦用心。

  如果站在治病救人的角度讲,帮助挂科学生改正错误也是一种疗伤,所以不可能每天给他们吃“棒棒糖”,“棒棒糖”虽然好吃但不治病。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行。因此,无论是从激励挂科学生的动机看,还是从对学生长远发展负责任的角度讲,都应该对这种敢于负责的做法报以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