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贵:佛山PMI指数释放的时代讯息

18.06.2015  12:39

  日前,佛山市经信局发布5月佛山制造业PMI指数为51.7%,当月主要权重指数如生产指数等均在上升,制造业有向好趋势。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权重指数之一的从业人员指数,当月环比低于临界点,专家解读认为,这是佛山“机器代人”浪潮下的正常现象。(6月17日《南方日报》)

  我国制造业向来以“”著称,拥有最大的制造加工企业,同时制造加工企业数量也是最多。某种程度上,“二最”代表了我国制造业的业绩。能有“二最”业绩,有一项脱不掉的关系是人口。我国是人口大国,换言之,正是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为这些业绩铺平了道路。

  可人口不是衡量制造业水平唯一的因素。在非自动化与非智能化的时代,制造业的收益可能比拼的是人力,谁的工人多,谁的工人更有工作效率,谁就能创造更多的收益;而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人口就不再是优势。此次佛山市经信局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时,做为权重指数之一从业人员,当月环比低于临界点,而总的PMI指数却排在全省全国前列,专家解读认为,这是佛山“机器代人”浪潮下的正常现象。

  “机器代人”其实就是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代人己不再是幻影、蓝图、愿景,人们通过对一些设备进行系统的设计,它己经能够代替人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的动作,在一些高端智能领域,它甚至能够模仿人类大脑进行思考,这就使得机器代人成为可能。另外相比人类而言,机器设备能够承载劳动强度大,操作精密度高,这也成为机器代人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此次佛山PMI指数释放了两点讯息,其一,企业转型步伐需加快。我国做为制造大国,对用工数量的需求量己经从供过于求的时段转入供大于求,而今不是人们找不到工作,而是工厂找不到员工,那些连续的、重复性的操作岗位,己让很多人厌烦避之不及。同时随着工资标准基数增加,用工成本增加也成为企业不堪承受之重。因此企业搞好自动化、智能化是改变当下的困境,突出重围的很有实践性的策略。


  其二劳动者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在我国,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尚不成熟,企业对员工数量的需求并无消减,因此部分工人,可能还未意识到工人转型升级紧迫性。但做为新时代人员,要有危安思危的意识,要意识到企业用工方向的转变。否则,当企业实现转型,也就是我们被淘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