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利用大数据构建企业监管警示系统 失信守信一查便知

09.10.2015  20:16


江西省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试运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9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 实习生 汪海燕)10月9日上午,江西省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试运行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失信守信行为一查便知,探索企业事中事后信用监管的新模式,强化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

  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建设,主要就是建设企业监管大数据中心,搭建面向公众的公示平台和面向监管部门的业务平台,实现联动监管,做到信用奖惩。

  目前,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已归集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荣誉信息等各类数据380余万条,此外还可以链接查阅企业自主公示信息。

  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将会依据所采集的行政处罚数据及其他数据,将有违法记录的企业用黄、橙、红三种颜色警示,正常企业则用绿色标示,方便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精准监管。

  “对没有违法记录的守法诚信企业,减少检查抽查频次,实行正面激励;对有违法记录的失信企业,特别是严重违法企业,提高检查抽查频次,使企业不愿违法、不敢违法,”江西省工商局副局长沈庆中向记者说道。

  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具有查询、联动监管、决策辅助等三大基本功能。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试运行后,社会公众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自主公示信息、社会监督信息、监管信息、企业财产状态信息、企业司法判决信息六类企业信息。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可以查询并利用系统数据,作为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评价的依据。运用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对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研判,定期形成分析报告,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监管提供依据,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使大数据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据统计,自去年3月至今年9月,江西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52.64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313户,同比改革前增长27.35%,其中日均新增企业356户,同比改革前增长71.98%。截至2015今年9月,江西省市场主体已达到211.17万户。

  随着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对市场监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市场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沈庆中介绍说,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探索企业事中事后信用监管的新模式,强化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求实现“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处处受限”的目标,提升信用监管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全省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