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江西首次公布权力清单的背后

08.04.2014  14:58

  公布审批部门、解释设定依据、明确审批对象……近日,省政府决定向社会公开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清单,释放进一步规范“印把子”的强烈信号,划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清晰路径,更让人看到约束权力、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

  公开清单,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边界

  如果说,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那政府行政则常常是一只“闲不住的手”。如何放开权力之手,打开市场之门,将市场主体真正还给企业,是我省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江西的行政效率一直在提升。截至目前,省政府已分七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30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71%。然而,改革涉及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含金量”越高,触及的利益越深,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公开权力清单是建立阳光政府的重要步骤,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省编办负责人表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口。凝聚改革合力、弱化改革阻力,向社会公开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清单,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边界。

  知屋漏者在檐下。哪些行政审批事项最应该取消,企业最清楚,老百姓最明白。该负责人认为,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主动性,更好地依靠社会力量直接推动改革,已迫在眉睫。取消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前后,都应有社会的参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简政放权始终都是“当头炮”。形成权力清单,锁定改革的目标,让全社会监督,只是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和起点。

  蹄疾步稳,保证行政审批“瘦身不反弹

  “公开不是最终目的,公开是为了让百姓、企事业单位反馈,也有利于防止政府部门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肯‘割肉'。”省审改办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常常这边减、那边增,或形成“有利不放、无利推让”的隐性规则,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甚至变成“数字游戏”。此次省政府公布权力清单之后,各部门将不得在清单之外实施行政审批,不得对已取消和下放的审批项目以其他名目搞变相审批。

  为了让公开的清单真正发挥效用,我省将推动形成竞争比较、公众倒逼机制。通过定期向各单位发送审批项目取消下放进度表、三年内拟取消下放事项的统计数据表,营造竞争氛围;征求各界对清单的意见建议,必要时组织论证评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保证行政审批“瘦身不反弹”,还得善于借势借力。结合市县正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省将推动形成相互促进、考核评价机制,提请市县督导组将审改工作情况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好政绩指挥棒的作用,把推进审改情况纳入相关考核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在成效。

  从削减数量到公开目录,表明我省的改革已不再只是盯紧数量,而是在向深水区挺进,体现了“积小胜为大胜”的改革策略、“蹄疾而步稳”的改革节奏。

  负面清单,使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行政审批事项“正面清单”管理制度,最终要取代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

  “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也要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奇认为,省政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实际上正是政府转变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得以真正落实。

  从传统的行政审批方式到审批清单之外的事项,都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将是“化蛹为蝶”般的提升与飞越。按照合法性、合理性、重实效、重监督相统一的原则,我省将在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这一“正面清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制定并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激发企业的主体活力。

  眼下,公布权力清单,减少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必须跟上。专家建议,应提出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具体措施,制定出台《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控制新设;推动督促检查常态化,跟进掌握省直各单位衔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情况,由纪检监察等部门纠正和处理违规违纪现象;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大多依据法律法规而设立,要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存在法律法规掣肘,必须及时做好相关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修订工作。此外,审改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小组各成员单位依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协同跟进,形成左右互动、上下联动机制。

  以公布权力清单促改革,以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我省目前探索的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正负清单”管理制度与经验,必将激发巨大的发展正能量。

  本报记者宋茜

来源: 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