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探亲假成少数人福利 若要保留应人人平等

22.06.2015  17:07

  ■ 社论

  从企业的角度看,给员工更多假期,意味着用工成本的增加,这恐怕是企业难以承受的。再加上目前的探亲假的具体设计与现实脱节太远,最高45天的假期,企业大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怎么可能一次批员工这么长的假。

  在北京郊区和河北、河南等地,端午节又称作“女儿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父母。但如今,很多人父母都在外地,三天的小长假,回趟老家未免有些赶。事实上,对于父母在外地的职工,国务院曾出台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最长可达45天。然而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1981年出台的规定“名存实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探亲假规定,源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因为那时候是国家分配工作,劳动者有时不得不远离家乡工作,实行探亲假确有合理性。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之下,公民有择业的自由,公共假期大幅度增加,法定带薪休假制度也已建立,加之高铁、飞机的普及,探亲变得越来越容易,探亲假此时何去何从,屡屡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