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甲午战争与军队兴衰周期率

17.05.2014  09:27

  原标题:探究甲午战败:务要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1894年爆发,持续近一年,最终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到今年已是两个甲子年了。国人重甲子,更重历史之得失,因此今年各方对甲午战争的反思空前。无不痛惜中国战败,痛惜北洋舰队灭亡,痛惜国运急转直下。痛惜之中,也包含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慨。当然,探究战败原因,在关于甲午战争的文章中占据了最大部分。其精细研究涉及情报战、军队编制体制、人才优劣等方面,足以构成一部有关甲午战争的启示长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深入探究甲午战争失败的借鉴意义,自然是最应该也是最有价值的。相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智各现。笔者以为,它就是军队兴衰周期率。

  甲午战败的军事总开关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人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中做客。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我们已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就有了史上著名的毛黄谈话。此后,“兴亡周期率”不胫而走。这其中的“”,非“”也,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中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却无法改变规律。而“周期率”则是一种概率,有概率才存在“跳出”兴亡周期的可能。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愿意承认中国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但事实证明,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取得的成功,没有社会各个层面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不可能的。

  国家有兴亡周期率,军队同样存在着兴衰周期率。历史上,好多军队走过的道路基本都是:其兴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虽小却如鲨鱼一样能够逐步吃掉庞大的对手。及其变大变强,天下太平,眼中无对手、胸中无敌情也就容易养尊处优、优哉游哉。当此之际,一部分人便沉浸在胜利往事中,觉得现在打起来也会轻松取胜。但现实往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可能会彻底撕碎曾经的辉煌。无论是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还是当初能征惯战的八旗兵,最后都在此类由盛而衰的道路上隐没掉叱咤风云的身影,徒留历史一叹。

  军队兴衰周期,本质上是战斗力的兴衰周期,说到底是战斗力处于上升轨道,还是处于下降轨道。战斗力强,对应的就是军队兴盛期,威武之师无人敢于轻视;战斗力弱,对应的就是军队衰落期,夜郎自大却被外敌打心底里轻视。虽然甲午战败有清王朝政治腐败、情报完全漏底、军队编制极其不合理、边海防线漏洞太多、用人唯亲不唯能等种种原因,也可说气数已尽不得不败,但就军事而言,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军队战斗力衰落,不能打仗,打不赢上面。因此,研究甲午战争不能不研究军队兴衰周期率,尤其要研究如何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钥匙

  为什么要强调军队兴衰周期率?这是因为,虽然如清政府国家层面的腐败,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军队打不赢,同样会导致丧权辱国,引发一连串的被动。战场打不赢,不仅是“一切等于零”,甚至还会因为割地、赔款、丧失权益进而得出负数。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对国家来说,负数巨大,压力沉重。但这还只是战败负数的表象。

  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百多年间,英、美、日、法、俄、德、意、奥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84次。而1894年的甲午之战,则被视为加剧中国国运急转直下的一战。日本靠向中国索要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脱亚入欧,跻身列强,为其后全面侵华埋下伏笔。

  战争也进一步刺激了列强到东方蚕食“东亚病夫”的野心,之后发生的八国联军等侵华行动,不断把中国推向积弱积贫的深渊。曾经在东方傲视全球的大清,成为任由强国索取种种好处的案上鱼肉,国家实力被各种战败赔款掏空,国家领土被各种战败割地弄得七零八落。随着国家的沉沦,人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也遭挤压破裂,国民精神受到严重摧残。

  甲午战败导致的一系列由零迅速扩大成“巨负”的连锁反应,启示今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争相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要永远牢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的,慎重初战、第一战必须打赢等思想。居安思危,时刻做好准备,否则一战不胜,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严重后果。

  这也是因为,所谓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局部”,只是对全球来说的局部。对一国尤其是中等国家、小国来说,局部即全局,任何战争都是全面性的战争。如果打不赢,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近年来的伊拉克、利比亚都是因为初战打不赢、“局部”战争失败,最后人亡政息。当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不理想,潜在的战争威胁和触发点较多时,必须大力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时时绷紧打仗这根弦,把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