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搬迁移民扶贫“江西样本”

17.10.2014  10:33

14日,卢方满又一次来到修水县城核心地段的“良瑞佳园”,笑着打量眼前的一切。明媚阳光下,这个安置小区84栋崭新楼房耀眼夺目。他以成本价换购了两套共180平方米房子,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今年底,八千余名像卢方满这样来自偏远山村的搬迁移民可以在此安家落户了,并可享受就业、保障等“福利”——以修水为典型试点的进城镇进园区扶贫模式被誉为搬迁移民扶贫的“江西样本”,正向全国推广。

深山村民搬迁移民江西样本

卢方满来自修水县大椿乡大湖村,一个修水县最偏僻的穷山村,距县城76公里,村民都住在海拔800多米的山腰上。村里不通班车,村民去县城要到5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庄坐车。小孩上学也是如此,碰上暴雨下雪就去不了学校。高山上的冷浸田,一年收的稻谷只够一家人口粮,他一度靠借债为生。

5年前,卢方满带家人到县城谋生,因为买不起房,没有归属感。去年,整个大湖村被列入修水县搬迁移民扶贫范围,卢方满可在“良瑞佳园”换购2套面积共计180平方米的安置房。“每平方米只要1350元,我拿到的补偿补助款6万元,自己再出10多万元就够了。”在县城做生意的卢方满说,这是他做得最好的“买卖”,县城房价4600元左右,单靠他自己根本买不起。

搬迁移民集中进园区生活就业

修水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县,农村人口多,其中不少人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水库区。

我们从2013年起大力推进的搬迁移民工作,可以说是一条新路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搬迁移民与城乡一体化联动。”修水县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赖波平说,将整体搬迁移民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联动,将移民安置点放在城区和园区,既方便移民就业,又可为县城发展、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一举两得。

江西样本不仅搬得出还能稳得住

去年12月19日,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修水召开,这种进城镇进园区搬迁移民扶贫模式被誉为“江西样本”,作为典型在全国示范推广。

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不仅让移民搬得出,还要能稳得住。与“良瑞佳园”毗邻的汽车汽配、家居建材等五大专业市场可提供2万多个就业岗位。在户籍上,移民可直接办理城镇居民户口,也可保留农村户籍办城镇居住证。农民搬迁出来后,政府对他们留下的宅基地和山林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流转,农民可从中获得红利。(记者金路遥 陈文秀)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