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接吻也要开除”暴露学校管理暴力化

06.01.2015  03:10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最让家长头疼。浙江横店的郑女士就为儿子在学校闹出的“接吻”之事闹得很紧张。郑女士儿子杜文(化名)在浙江东阳海峡艺术学校上高一,前几天其在教室内与女同学公开接吻,被巡视老师撞见,学校打算对其勒令退学。面对学校的这一决定,郑女士忧心忡忡。她表示儿子尚未成年,不知以后去到社会能做什么,希望学校能网开一面,给孩子一次改错的机会。(2月5日《金羊网》)

  青春期的孩子该不该接吻?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物。对于李银河们来说,他们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即使睡在一起也不成问题。而对于孔老夫子来说,其会认为即使男女之间拉拉手也是罪不可赦的。一个是穿越时空的老古董,一个是超越时空的新思潮。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的。

  对于学校而言,不应该接受李银河的观念,也不应该接受孔夫子的意见。我们在处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更应该依据时代的环境来看。吻,有多种多样。夫妻的吻是温情的,父母的吻是温暖的,儿女的吻是关爱的,天使的吻是纯洁的,魔鬼的吻是霸道的。孩子之间的吻不见得是天使之吻,但也未必就是魔鬼之吻。

  首先来说,这是一个艺术学校,大家学习的是艺术,这里面还有学习表演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孩子之间的吻是不是在感受吻的力量?是不是在感受吻的温暖?这还真不好说。艺术学校在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

  其次来说,这两位学生的接吻,并不是在花前月下,也不是在个人宿舍,他们选择的是教室里,这里还有很多学生,而且还是白天。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们能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或许他们的吻只是因为好奇,也或许只是源于模仿。他们的吻真的不是魔鬼之吻。

  其实,我们的教育部门更应该勇敢的告诉孩子吻的含义,让他们知道吻是分很多类型的,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吻是友谊之吻,什么样的吻是恋人之吻,什么样的吻是亲情之吻。如果没有了好奇心,也许孩子就能正确对待“热吻”了。说到底,即使这对男女生的吻是有问题的,那责任也不完全在孩子身上,还有教育的问题。

  必须保持1米的距离;不能在同一餐桌就餐;不能互相打伞;不能一起上下学,这就是这几年出现的奇葩校规。这暴露出的是什么,这是教育管理的暴力化倾向。对于学校而言,希望校园秩序竟然是应该的,但是不能用粗暴的管理来成就校园的秩序。这反映出的同样是教育手段的匮乏。

  在媒体的关注下,校方也做出了回应:只是吓唬吓唬他们,也不真开除。孩子不会因为一个吻而没有学习的地方了。但是,在如此教条的管理模式之下,用这样的办法杜绝了“学生之吻”就真的是好事情吗?如果神秘感依然存在,他们或许不在教室热吻了,就会都躲到寝室里吻了。

  新时代的教育不能再遮遮掩掩了。最起码,我们要让青春期的孩子知道吻的种类和含义。孩子的吻不是魔鬼,粗暴的管理方式才是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