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警不接、有案不立”怎么破?——江西推进警情全录入规范公安执法

24.01.2016  17:27

  新华社南昌1月24日电(记者赖星)“群众报案后,谁负责接处警?是否及时出警?这些信息在系统上一目了然。”江西吉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吴红民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警情录入系统说道,警情全录入工作将有效提升公安执法规范化水平。

  遭人诈骗,迟迟不被立案;家中被盗,迟迟不见破案……一直以来,公安工作中“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查而不结”的现象饱受民众诟病。

 “比如,有群众电动车被盗后,到派出所报案,一些民警口头许诺会进行处理,但实际上并没有帮群众做笔录,更没有出警处置。”江西省公安厅指挥调度处处长肖冬苏介绍,“有警不接”通常是部分民警把有效警情当做无效警情处理造成的。

   2015年11月6日,公安部提出,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报案不接、接案后不受案不立案、违法受案立案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受案立案工作效能。

  “警情数据录入随意性大、统计不实一直是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江西省公安厅指挥调度处处长肖冬苏介绍,警情录入不全不仅降低警情数据应用价值,更使许多警情游离于监管之外。

  接处警(接受报警和处理警情)工作是执法办案的首要环节和起点,是启动执法办案流程的源头。为深化公安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2015年10月,江西在全省公安机关推进全警情录入工作,民警办案必须从110、119、122“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发起办案流程。

  “过去警情信息录入不全,致使诸如‘办私案’的不规范现象发生,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三台合一’系统对民警出警处置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吴红民说。

  在规范民警执法的同时,新鲜、完整、准确的警情数据流,还提高了公安机关预警研判和精确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以吉安市青原公安分局为例,2015年下半年,青原区发生多起破窗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办案民警通过查询比对全市“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中的报警信息,科学关联警情,成功串并案件6起,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

  规范化的警情全录入工作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11至12月,江西省公安机关共录入有效警情404072起,同比上升42.73%,其中录入自接警情104259起,同比上升357.48%。

  江西省公安厅厅长郑为文说:“接处警信息是反映社会动态的‘晴雨表’,推动接处警信息全录入与网上执法办案工作的深度融合,可以倒逼民警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