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盛:推行“无手机课堂”更要提高教学质量

04.04.2014  17:17

  QQ消息不断闪动,微博互动持续升温,空间动态火速更新……时下,当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时,大学课堂越来越像教师的个人独角戏。怎么让大学生回归课堂?日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发起了“无手机课堂”活动,要求学生上课时上交手机。如今活动已经进入到第4天,效果如何?有学生称“没手机就像没安全感”。(4月3日华龙网)

  人人都是“手机控”,手机隐患不仅存在于学习方面,还存在生活方面。不是有句玩笑话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无手机课堂”目的是让大学生课堂更为专注,但要让大学生眼和心回归课堂,老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充满吸引力的课堂让学生明白“课堂比手机更精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手机对课堂造成威胁,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聊微信、刷微博、听音乐……如今,手机已是很多学生上课的必备工具,虽然也有学生将手机当学习设备用,但大多数学生玩起手机来欲罢不能也让人际关系产生了微妙变化。

  现代社会流行各种“”,尤其是年轻人,从美食到时尚到玩偶到明星,无所不能“”。在种种“”背后,其实都是一种成瘾心理在作祟。手机本身新颖繁多的功能、网络间接互动的特性、便携隐蔽的特点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愿望。“无手机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律的环境,但也为学生带来了不便,要让大学生适应远离手机慢慢养成戒掉“手机瘾”,需要配齐相关硬件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质量上多下功夫,让课堂内“出彩”才能吸引学习注意力。

  校园是浑沌社会中的一方净土,安静的知识可以洗涤我们的浮躁。推行“无手机课堂”为的是让学生专注课堂,借此养成不再依赖手机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如何提高他们的认识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提升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很关键。只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远离手机,聚焦课堂”给他们学习带来的新变化,让认同感回归到自身的心理建设,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无手机课堂”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