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赣州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15.09.2015  18:17

  ●章传智

  近日,赣州市政协就该市制造业发展情况对全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截止今年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3家,其中制造业1010家,占86.1%。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38亿元,同比增长0.88%;利税总额30.46亿元,同比下降10.92%。总的来看,全市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稳中向好。

  同时,该市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龙头企业少,产业链不长,战略支撑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明显偏小;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稀土产业和钨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不到1/3;融资难,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企业发展环境亟需改善,一些地方领导和相关部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部门间的扯皮推诿现象和不作为现象仍然存在;成本上升,企业效益下降。突出表现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快速上升、企业收费负担过重、“五险一金”高于周边地区、电价成本高于周边省份且峰谷时间过短。

  拓宽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尽快设立各县(市、区)政府出资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担保机构,帮扶有潜力但资金暂时困难的企业平稳渡过难关。市政府可开展“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运行情况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在落实融资政策上不想用、不愿用或用不好的问题;还可定期举办银企资金对接会,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合理匹配,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创优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对现有项目审批环节再优化,建立部门联合审批和限时审批制度,进一步对行政审批权限进行清理再下放。设立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对企业提出的服务要求进行一站式集中受理。每季度可召开一次企业服务座谈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执行企业用电奖补政策,允许用户按用电性质(生产与非生产)分设变压器,单独计收电费;延长峰谷时段,执行较优惠的谷峰电价;鼓励企业选择按最大需量计费的用户应和电网企业签订合同。

  吸引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充分发挥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引导劳动力留在当地就业,并吸引在外技术人员回乡就业和创业。收集辖区内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使劳动力供应和需求信息对称。市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劳动力市场建设,在中心城区兴办大型民营劳动力市场,在各县(市、区)工业园区设立劳动力市场,使用工企业与就业群众有固定的接触平台。

  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各县(市、区)应明确1-2个主导优势产业,从严控制同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和杜绝产能过剩盲目扩张,避免产业园区同质同构恶性竞争。打破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各县(市、区)工业经济互利共赢的跨越式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兴办现有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大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增加企业数量,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优势企业掌握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落后企业,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县市区间的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此外,通过实行“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私人定制”式供应链,加速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生产服务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向研发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迈进,做精传统制造业。

  积极作为,大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强化工业发展在干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重视工业干部的配备、培养和选拔。加强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跟踪问效问责。强化监督检查,对怕作为、不作为、推逶拖拉的干部进行惩戒,对被服务对象投诉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加强市级协调调度工作,通过强化调度,破解难题,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赣州市政协)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