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综合试验站提出当前中晚稻高温热害应对措施

28.07.2016  04:06
二晚移栽及中稻试验田  

  据江西省气象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显示,我市7月下旬遭遇持续高温天气,温度持续在37~38℃,局部可达39~40℃。当前我市中稻陆续进入孕穗期和抽穗杨花期,晚稻处于直播苗期和移栽期,高温天气对当前水稻生长相当不利,迫切需要做好防范高温热害、防灾减灾,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中晚稻产量。

  一、中稻

  1、日灌夜排或喷灌(水)。面对持续高温,可以采取措施改善稻田的小气候环境来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危害,适当增加稻田水层厚度,进行日灌夜排或喷灌(水),以水调温,这可以降低稻田水温和株间温度1~2℃。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一般以收获前7~10天断水为宜。

  2、根外施肥。可以适当采用根外施肥(尿素、人尿等)或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外加芸苔素等)的措施,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籽粒活动,增强水稻抵御高温热害的能力,预防水稻早衰。

  3、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根据虫情监测预报,加强对稻飞虱、钻蛀性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等重点病虫药剂防治,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害损失。

  4、蓄养再生稻。因地制宜蓄养再生稻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对绝收田块可选择蓄养再生稻,宜早不宜迟,可通过肥水调控等方法,促进再生稻早发、多发、早抽穗, 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晚稻

  1、合理灌溉。处于2叶期以前的直播稻,注意保持田间湿润,白天水不上秧板,切记缺水;处于2叶期以后的直播稻,采取上午9时灌水,下午4时左右排水。移栽稻田要灌好水,主要是要深水护苗,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日灌夜排,水流动更好,能够降低田间温度,促进分蘖。

  2、加强病虫草防治。直播稻田播种后3~7天内可亩用40%苄·丙草胺40~75克兑水喷雾封闭杀草。移栽水稻田采用少肥多施办法,同时,还要做好农药防治工作和田间作业安全,重点防治白背飞虱、稻蓟马和黑条矮缩病,每亩用25%吡蚜酮50g,兑水50~60kg均匀喷雾。与此同时,防止高温过后可能会出现的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直播水稻田间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