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以“六个提升”驱动全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01.07.2016  13:04

  

  记者日前从省住建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六个提升”促进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深入发掘和充分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提升规划水平

  省住建厅要求,各市县要逐镇完善提升建设总体规划,省上将继续组织专家对文化旅游名镇进行“一对一”指导。原保留下来的文化旅游名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细化到街巷和建筑,新进的5个镇要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规划编制工作要在8月底完成。

  提升传统风貌

  各地要紧紧围绕“坚持保护修复、打造传统街区”的重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提升传统街区特色水平,年底前各镇要基本建成一条特色街区。加大对镇区传统民居、店铺、场院、器具、用品等的保护。

  提升设施功能

  各镇要加快道路、供水、供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遗存保护完整、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镇,要加快提升新区建设配套和老街区恢复提升。

  提升生态环境

  各镇要对生态环境的硬件设施逐一进行检查,把文化旅游名镇率先建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标杆镇。切实抓好镇区的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制度,配备队伍和专职保洁员,集中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等违规行为。

  提升旅游品牌

  要针对名镇不同的历史资源,深入打造不同的旅游产品,积极鼓励群众从事特色旅游商品的制作和销售,恢复传统作坊,展现地方特色小吃和特色工艺品。加大力度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积极引进省内外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丰富经验的企业入驻街区,以乡村旅游支撑带动镇区全面发展。

  提升服务能力

  各县(区)要尽快向文化旅游名镇下放管理权限,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理顺县级部门与文化旅游名镇间的关系。各镇要结合实际对机构、职能进行调整,所有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全部进入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摘自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2016.06.29 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