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插队大妈的表扬信是不文明的告白书

25.12.2013  11:14

  今天(12月24日)上午,2014年马年1元面值纪念币在银行网点公开发售,引来不少市民争相兑换。不过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也令在场维持秩序的民警哭笑不得。(新民网12月24日)

  虽然插队现象已经为公众认为不文明现象,群起而诛之,但一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有的排队是美德就被忘记的一干二净。为了方便自己提前购买到纪念币,随便插队的现象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插队虽然事小,尽管插队的人不多,但往往一人插队,即打乱了他人排队的秩序,影响的却是被插队的其他人的公共利益,破坏着排队的共同行为取向。

  对于插队的人,往往能找到一些看似合法的理由为自己找借口,自己是纳税人,别人也在插队,你不管我我就给你单位写表扬信等等,无非就是求维护秩序的警察给自己插队的不文明行为放行。其实,不用剖析,一切理由都站不住脚。纳税人就可以插队,况且多数人都是纳税人,那么按照此种逻辑,岂不是多数人都可以插队不成?

  英国人有非常强烈的排队意识,即使只有两三个人,也是自觉的排好队,秩序井然。原因在于,英国曾经经历过二战时期长期排队领取食品的文明行为的积累,通过代际传承,形成了排队的文明共识和基因。

  虽然,现在国内排队已经成为共识,但从共识到实践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从排队日,让座日这样简单的文明倡导开始,或许,文明正在扎根与积累,但插队等不文明行为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更需要主动善意地提醒,也需要每个人在面对插队等不文明行为时,主动站出来,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现实当中,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的银行推出凭ATM小票可以领取纸巾等小礼品,一些人就反复在ATM前取钱,为了一己私利,影响了他人正常的取现需求。虽然并不违法,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不文明行为。

  有的人过马路方式被冠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了省一段路,跨中间隔离带穿马路,闯红灯等等,并且还以“人生能有多少个一百米”等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

  这些行为虽然事小,但一个一个的负面行为积累起来,就成了一个大的负面行为,就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不以恶小而为之,已然被一些人在利己面前被彻底抛弃了。

  然而,这些看似利己的行为,有的往往以伤痛甚至悲剧结局收场。有的插队引发暴力伤害案件,有的闯红灯引发严重交通事故,这些教训应该成为有序排队的警钟。况且,有序排队坚守文明所带来的快捷与便利已经有不胜繁举的实证,应该成为按秩序排队的一盏明灯。

  通融插队就写表扬信,这种利益上的交换,已然以最为直白的形式表达了不文明的利己丑陋。对待这样的行为,只有坚决善意的否定,积极正面的引导,才能收获文明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