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汉海昏候墓安保工作

09.11.2015  07:46

江西广播网11月9日讯:

南昌西汉海昏候墓从2011年3月被发现至今,取得了考古重大发现。4年多来,古墓的安全保障是头等大事,安保人员们面对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如何确保万无一失呢?昨天(8),江西台记者龚小娟和同事一起进到古墓探秘,请听报道:

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通往古墓的台阶入口处,记者远远的就看到了严禁外人进入的标语和印有我国文物保护法的大展板。入口关卡处,几名武警战士荷枪实弹,表情严肃。安保人员对来人逐一盘问,如果没有得到考古部门许可的一律不予放行。(现场录音)“登记登记,进出人员都要检查,核实身份。
西汉海昏候墓被列为我国重大考古工程,安全保障级别高,不仅有武警战士,还有公安、特勤人员和安保人员日夜监守。外来人员进入不能携带包裹,且必须佩戴证件,进入主墓还需再登记,并限制人数。来自省博物馆的安保人员黄润华指着主墓上方正中间的摄像头告诉记者,每天有人监控。(出录音)“我有三四个(监控)点,这个主要是看这个,(监控室)那里还有,武警那里也有。
安保人员陈可綵在这已经4年了,他是大塘坪乡联合村人。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小砍柴玩耍的地方,竟安眠着一位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到揭开后的惊世墓地,所有开掘过程,陈可綵都亲眼见证。他和其他3名安保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2人一组,隔天轮换,冬天夏天特别难受。(出录音)“0685#5‘00冬天要盖大被子,晚上要起来,一把锁要2人同时开, 还有一些文物在这,16’30责任重大。
由于考古挖掘需要民工帮忙,最多时一天有50多位民工在古墓,都是当地村民。陈可綵说,这里民风纯朴,除了安保和监控管理外,村民自己也会互相监督。
来自观西村的安保人员裘大叔一直守护着考古人员封存的文物,他说自己村里有这样的惊人发现,他觉得很自豪,更觉得责任重大。(出录音)“我就住在附近,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感觉压力大,要承担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