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履职新平台 彰显委员新作为

03.05.2016  14:55

  ●朱运书

  近年来,分宜县政协积极探索以委员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以平台为载体的“一站三模式”的建站思路,大力推进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政协委员工作站5个,在建2个。这些委员工作站不仅为政协委员开展小组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更为他们创新履职方式,畅通联系群众渠道,扩大政协影响力开辟了新途径。聚合力,聚集委员工作站的正能量

  船的力量在于有帆,人的力量在于有心。县政协坚定不移地把委员工作站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求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的政协委员,每2至3人一组,到委员工作站驻日值班,做好接触基层、传播知识、了解民意的工作,发出政协的好声音,扩大政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建立工作奖励制度。将政协委员参与委员工作站工作纳入专委会年度工作考核,并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委员在评先评优和连任上优先考虑,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笔者以为,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委员强则政协强。分宜县200多名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是各界别的代表和精英。可以说,县政协委员工作站取得的每一项成果、获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委员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委员的智慧投入,离不开委员的无私奉献。实践证明,把委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使政协组织聚集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扩规模,拓宽委员工作站的覆盖面

  政协委员工作站是政协工作的新鲜事物,是进一步发挥委员作用的新型模式。政协工作应该深深扎根于群众和社会中,做党和政府沟通社会的通道,做集中和反映群众诉求的桥梁。按照这一思路,为进一步扩大收集社情民意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县政协在原有的5个委员工作站基础上,增加建设文教社区和天工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站,全力将其建为委员们“开展活动推动工作的平台、学习培训传播知识的平台、信息共享建言献策的平台、联络沟通共建友谊的平台、互帮互助奉献爱心的平台”,不断拓宽政协委员工作站的覆盖面。办实事,提升委员工作站的影响力

  建立委员服务站不仅要收集民意,其关键还要实打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作贡献。5个委员工作站共组织开展政协委员接待日30多次,收集意见和建议近百条,办结率达80%以上。

  如,去年10月,县政协教文卫体委挂点的星海委员工作站召集全县教育界委员举办座谈会,围绕促进分宜县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委员们提出了民办幼儿园必须走特色发展的路子。随后,星海幼儿园董事长陈传平便提出在星海幼儿园实行国学礼仪教育,于今年年初学校更名为分宜县星海民俗幼儿园。并通过招聘幼师、送幼师到江西师大孔子学院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3月,该校老师、家长和“童生”们身着汉服,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朝着孔子的塑像三鞠躬,用实际行动传承国学文化,并表达对这位“至圣先师”的尊敬与追思。经省电视台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好。在近日召开的全县精神文明表彰总结会上,县委书记李逸翔称赞该园办校有特色。又如,今年3月,青山花园小区部分居民反映,小区下水道和化粪池堵塞,造成污水成积,臭气熏天,给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希望委员工作站能够帮助协商解决。委员得知居民反映情况后,主动上门入户了解民情,实地察看具体状况,经调查发现,青山花园与电机厂两处的化粪池和下水道年久老化,破裂且多年未进行疏通,清理难度较大,所需费用多,疏通经费无着落,加之小区物业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一直没得到解决。委员工作站的同志便与居委会召开群众代表参加的情况通报会,提出启动使用房屋维修基金,并将这一意见上报县房管局。随后,县房管局组织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通过启动房屋维修基金4500元,对小区三个化粪池进行清理,在最短的时间里,协调解决了化粪池堵塞闹纠纷一事,还小区居民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居民的称赞。 (作者系分宜县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