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印:摘“红顶中介”的帽子为企业减负清障

23.04.2015  10:36

  “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这个评、那个评,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这些评估编成了笑话!

  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他在会上斥责中介评估乱象。决定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更好服务和便利群众成为了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4月22日 每日经济新闻)

  新办企业,必要的评估评价当然需要,比如环境评估、水评估、安全评估等。这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人民生活负责。但繁琐的项目评估,“没有一两年根本下不来”,不仅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屏障,估计“没有一两年根本下不来”就为大众创业知难而退了。更为突出的是,“有些中介机构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这些“红顶中介”基本就是附在企业身上的“赘肉”,不摘掉“红顶中介”的帽子,企业就很难减负清障。

  近年来,虽然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进简化项目评价数量和流程,为什么项目评估问题依然突出?当然无利不起早,因为层出不穷的项目评估审批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各种利益纠葛。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利益冲突的背后,不当利益输送等问题在所难免。更为严重的是不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服务乱、收费高,既抬高了门槛,也扰乱了市场。

  由此看来,摘掉“红顶中介”的帽子,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不仅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环,更有助于为创业创新减负清障。

  引入市场竞争,从“红顶中介”手中夺过“市场的鞭子”,是解决服务乱、收费高的关键,对评价评估实行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提高评估评价的质量,激发了市场活力。

  摘掉“红顶中介”帽子,如何管,如何摘,总理的讲话,以及会要要求都非常的明确了,其重要性,总理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环。”“通过清理和规范,推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促进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最为关键的就是落实,就看有没有决心,舍得不舍得斩断与“红顶中介”的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