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调研视察报告的几点体会

16.12.2014  20:00

  ●凌新旻

  调研视察报告是政协组织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的重要载体,其水平直接体现了政协的履职水平,因此政协调研视察报告的撰写工作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政协工作的实践感悟,认为撰写好政协调研报告应把握以下几点:

  开展调研视察活动的背景、主旨说明要与党委的大政方针一致,达成“共识”。这并不是一个呆板的套套,而是由政协组织的性质所决定。其鲜明的“政治性”必然要求在政协的各项履职活动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政协一切活动的首要特性就是“政治性”,要与党的方针政策高度一致,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政协组织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均要与党组织同心同向,达成共识。

  所提建议和对策要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合力合拍,同频“共振”。文章合为时而著,政协调研视察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同样应紧扣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来写,着力体现政协工作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合力合拍,同频共振。当然,具体对策可以是与政府中心工作同步呼应,也可以是对中心工作提前预见、论证、探讨,还可以是事后的原因分析,经验总结,追踪问效。只有这样,政协的调研视察报告才能得到政府的关注,提出的意见、建议才能作为“有益之言、可用之策”被政府及职能部门参考、采纳,并迅速转化为成果。

  反映的情况(问题)及原因分析要取得上下认同,产生“共鸣”。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政协的调研视察活动,要从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选择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或视察活动。在调研视察活动中,也要强调“问题”意识,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实干精神推动问题的解决。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都将依据于调研视察活动中看到的客观现实、查到的事物“真相”,做到既能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又表达了调研视察对象及社会各界的意愿和诉求,实现社会各方一致认可,产生共鸣。

  调研视察的成果要能转化利用,实现“共享”。政协的调研视察活动结束后,先是写好调研视察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之后通过加工处理,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送有关部门办理,切实促进调研视察成果的转化利用。在跟踪督查落实的同时,政协要对调研视察成果进行宣传。如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对政协的重要调研视察活动及参政议政成果进行大力宣传,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将调研视察报告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对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起草人员要亲历调研视察活动全程,同甘“共苦”。政协的调研视察报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起草人员,最好能参与活动全程,做到“三亲”(亲见、亲历、亲闻),文字撰写起来也就有血有肉,有根有据。欲速则不达。政协调研视察报告的形成没有“急难险重”工作的时限性要求,尽量不要写成急就文章。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调研视察活动过后,总结一下,沉淀一下;座谈讨论过后,过滤一下,成熟一下,让思维发一下酵。通过深刻的分析,提炼出新颖的观点,以缜密的思路,搭建精致的架构,起草者再依此撰写提纲,就可以意在笔先,不走弯路,事半而功倍。隔行如隔山。政协调研视察报告要达到高质量、高水平,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参与进来,进行充分的研究、思考和论证,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才不会局促、短视和片面。 (作者单位:萍乡市政协)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