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招牌” 用好“优惠券”

08.01.2015  15:54

  周立华 江西日报记者 林 雍

  在国际贸易中,优惠原产地证书有“有价证券”之称。持有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产品进入相应国家,不仅享受通关便利,还能减免关税。

  2014年1至10月,我省检验检疫部门共签发原产地证书58516份,签证金额38亿美元,为江西出口商品获得关税减免1.9亿美元,企业获利不菲。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原产地证书覆盖率偏低。在区域性合作不断推进的国际贸易中,江西企业如何擦亮这块“金招牌”,充分利用好这张“优惠券”?

  小证书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新兴市场成为江西主要贸易对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3年,东盟超过欧盟和美国,占据江西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的地位,对印度、阿联酋、南非等市场出口也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

  区域性原产地证书成为江西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剂良方。如江铃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相关的进出口贸易,产品销往东南亚、南美、非洲及中东地区,年出口超过1万辆。2014年1至10月,江铃共获签原产地证书3077份,签证金额6374万美元,减免关税319万美元。

  原产地证书在国际贸易中地位重要,能给企业带来切实好处。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针对我省企业对原产地证书认识不够、利用率低等情况,多举措力推。指定一副局长专门抓,并注意加强宣传;与市县合作,开办30多个培训班;对大型企业、出口性大企业安排专人对接,开专门窗口办理。

  2014年以来,对省重点出口企业实行上门宣传政策,量身订制签证方案,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证书这张出口“优惠券”,大大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签证覆盖率。全省签证份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3%、161%,签证增长率居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之首,签证覆盖率由2013年的4.8%上升到13.0%,增加1倍多。

  潜力巨大待挖掘

  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江西企业远未充分利用原产地证书,还有很大空间。参照2013年数据,广东、浙江的签证量是我省的30多倍,福建是10倍。2014年前10个月,江西签证金额占出口总额的13%,虽然同比提升了1倍多,但也明显偏低。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国清告诉记者,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足。“不少企业对原产地证业务了解不够,不知道能减免关税,甚至错误地认为,关税减免是由进口商享受的,对出口企业没用,所以主动性不强,在客户提出要求后才办理。此外,由于企业营销人员对优惠政策不了解,在与外商签合同时,不懂得要求客户提供原产地证,以降低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或相对提高价格与客户分享关税减免带来的利润。导致不能有效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这把利器,白白丧失提升产品竞争力、赚取更大利润的机会。

  虽然检验检疫部门举办的培训、讲座、宣传贯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参加培训与办理业务的大多是普通办事员,而且一些申领员怕“多事”,不愿向企业高层传达相关政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又很少主动参加相关业务培训,从而导致对原产地证书认识不够、利用率低。

  另一方面,原产地证用武之地越来越大。在不久前结束的APEC会议上,中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之前中国与东盟、亚太、瑞士、冰岛、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的自贸协定,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目前中国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今后,随着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自贸区谈判成功,还将有更多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出台。

  几乎无需增加经营成本,仅凭一尺证书,就可获得巨额实惠。出口企业应主动了解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及时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擦亮这把“金钥匙”,用好这张“优惠券”。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