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门槛提高血拼将受限 网民:双11咋办

06.08.2015  02:38

  超市购物,刷个二维码就能付款;朋友借钱,不管哪个银行直接通过微信就能免手续费转账……就在市民越来越习惯生活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时,盗刷、欺诈、套现等乱象也随之频发,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当7月31日央行出台征求意见稿,根据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级别,对个人客户付款交易实行限额管理后,引起了全民热议,作为2014年江西网购消费榜的“状元”,南昌网民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调查:不是土豪“血拼”,不会被限制

  7月31日,央行在其官网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开立、消费限额、转账,以及金融理财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根据意见稿规定,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仅采用一类验证要素甚至不采用验证要素的,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在消费限额方面,特别注明了“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

  意见稿一出,就引起了全民热议,不过经过记者仔细研读,发现这个意见稿对于绝大部分南昌人来说影响是很小的。根据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4年,南昌市的支付宝用户人均网上消费是15255元,而2013年的消费为10535元。按照这个消费能力,如果不是突发性集中消费,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

  记者发现,南昌网民们对于“网络支付最高只能5000元”并不是很担心,此外央行也已经举例说明,表示如果消费者想网购一个6000元的商品,按照规定是先扣除消费者支付宝账户里的5000元,剩下的1000元从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中扣除。也就是说,只要消费者的银行卡里有钱,只要“剁手族”一天之内购买的商品价格不超过发卡行规定的银行卡每日消费限额,单日消费限额5000元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市民:“剁手族”最担心的是“双11

  不过采访中,大多数南昌“剁手族”都提到了“双11”,表示每年“双11”的时候网上购物都会受到网络堵塞影响,所以大部分都选择了提前将钱转入支付宝后再消费,担心新规将影响“双11”的消费。“我去年就感受到了网银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速度,我用支付宝可以直接抢下单,可是网银要填各种账号、密码,等我填完了付款时系统又瘫痪了,很繁琐。”市民邹小姐表示,如果支付宝被限额5000元/天,自己的“双11”购物大计肯定会受到影响。

  随后,记者从阿里巴巴研究院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南昌的网购指数为14.283,在全国排29位。其中,2014年11月11日,南昌网民12小时内消费总额达2.61亿元,占据江西省“双11”消费榜首位,紧随其后的是赣州市和九江市,其成交额分别为1.25亿元和5248万元。与此同时,在用手机刷支付宝付款的移动支付占比中,南昌市在全国城市排名第35名,占比58.1%;在阿里巴巴零售电商平台商品交易统计增速这一项统计上,江西更是以340.6%的增速排在全国首位。按照这份“血拼”数字,倘若支付宝受到5000元/日限制,南昌“剁手族”确实得为“双11”操碎心。

   卖家:大宗交易可以开启分期模式

  作为南昌的资深淘宝皇冠卖家,市民陶老板表示自己也在认真研读央行的意见稿。陶老板和妻子各开了一家淘宝店铺,他主攻电子产品而妻子做的是服装生意。“对于普通的淘宝卖家来说,这个意见稿其实没有什么影响,毕竟5000元一件的商品不算多,大部分网民在购置贵重物品时还是比较谨慎的。”陶老板称自己的电子产品中也不乏几万元的相机、摄像机、高端电脑等,主要是做熟客生意,但对于5000元每日的限额,他表示影响不会很大,毕竟可以用网银和信用卡付款。

  “我卖的商品大多是国外进口的电子设备,除非现货,否则都是需要提前交订金的,针对这个每日5000元限额,万一顾客一定要通过支付宝购买,大不了我就设置分期模式,每日让他拍链接付款,最多就是晚几天收到全款而已,没有什么太大影响。”陶老板表示,限额意见稿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淘宝的商家。

  据悉,大部分商家都是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寻找商机,例如陶老板的妻子胡女士,她每个月的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每次进货金额在12万元上下,之前主要是用支付宝转货款给供货商,因为比较方便,到账快又不收手续费。限额意见万一执行的话,胡女士就只有两种办法给供货商转账,一是乖乖通过银行转账,二就是搞到五个证明开通综合账户。

  影响:跨行转账的免费大餐恐怕没了

  之前,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转账功能都是极为方便的,朋友间想借点钱或者过年给爸妈发个大红包,输入金额和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密码就可以轻松转账,“转账免费午餐”让各种抢红包活动也搞得风风火火。可就在很多市民都习惯了第三方转账方式时,《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对这个规则做出了限制——“支付机构为客户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办理支付账户向银行借记账户转账的,转入账户应仅限于客户预先指定的一个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

  也就是说,根据规定,用户通过网络支付账户只能给自己的银行卡转账了,不管是父母给儿女发生活费还是儿女想给父母一点钱,都要去银行排队了,而且在银行窗口办跨行转账,还要被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好处:用户的隐私有了更安全的保护

  网民们对央行意见稿详细研究后,还发现了另外三个“难题”。

  首先,注册账户难度上升。按照规定,用户注册不仅要上传身份证,还要至少凑齐3份以上资料证明“你是你”,如果是带有理财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证明。根据规定,这些证明文件需要是公安、工商、教育、财税等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另外,如果意见稿最终施行,已经注册的账户,如果不满足这些规定的,也需要补充这些身份验证材料。

  其次,首次网购超200元要网银验证。第一次体验网购,买单价超过200元的东西,不能使用快捷支付,必须要用银行的网银验证。快捷支付的验证是支付机构完成的,以后只要超过200元,必须回到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

  最后,消费隐私保护级别提升。该规定意味着银行把消费数据从支付机构手上要了回来,客户消费数据的采集和使用规范收集上来后,由银行负责规范存储和使用。也就是说,以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没法统计“剁手族”们的完整消费数据,想要知道个人的淘宝年度对账单、微信红包财富、“双十一”全民疯狂消费数据,基本上不太可能了。不过,好的一方面就是用户的隐私得到了更安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