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一言堂” 北大“小班”撬动创新人才培养

26.01.2015  02:20
原标题:改造“一言堂” 北大“小班”撬动创新人才培养

图片来源:网络

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个性发展——这些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要素,如何通过大学的教育传递给学生?北京大学的做法是改造课堂,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师一言堂”改造为由院士、知名教授领衔的“小班课教学”。

作为两年来北大最重要的本科生教学改革,“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是2012年3月由现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的王恩哥院士在北大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代表学校提出的。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在本科生课堂上进行的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北京大学,也将为高等教育如何提高质量提供借鉴。

什么是“小班课教学

其实,“小班课教学”的模式早已被世界一流大学广泛采用。2010年,美国哈佛、耶鲁两所大学开设的全部课程中,75%的课程都采用20人以下规模的小班教学课程,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一比例分别达到72%和73%。

当然,“小班课教学”不仅是把课堂上的学生人数降下来那么简单,与小规模相适应的是一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与传统课堂相比,从北大进行的改革来看,首先,它不是一两节讨论课或是研讨环节,而是各个院系低年级一门正式的基础课,如《量子力学》《无机化学》等。

其次,它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知识;在教学内容上紧跟学术前沿,增加课程的挑战性;加重平时学习成绩的权重;教师有固定坐班答疑时间。总之,改变过去教书和读书的分离状况,提倡师生切磋交流。

最后,它对师资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修养,驾驭总是处在交流互动中的课堂是非常困难的。北大此番为“小班课教学”上阵的多为院士、千人计划学者、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等。

小班课教学”不仅是人数低于20人的小班,它分为3个课堂,采取大班授课(每周2~4学时)、小班研讨(每周两学时)、一对一答疑(授课老师每周固定两小时答疑时间)相结合。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互动交流,强调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课堂的唯一主导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课堂的被动接受体和知识的学习者,师生双方共同分享知识,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