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献计出力

03.09.2014  13:47

  ●周平根

  当前,新余正处于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渝水区政协要牢牢抓住这一利好机遇,围绕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期盼、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商议政,献计出力,助推新余又好又快发展。

  一、选准主题,围绕争创示范区献计出力

  要充分发挥“人才库”和“智囊团”的独特优势,紧贴市委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加快新余发展这个中心,坚持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作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要对关系发展全局的工作,如:积极推进“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等方面的22项改革,完成仙女湖区、孔目江区、省职教园区行政资源整合,工业园区全面推行“大部制设置、企业化管理”新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和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以及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重大战略课题,深入调研,凝聚全市之力,找准建设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广献发展之计,精谋建设之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要着重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支柱产业、做强工业园区等方面,紧紧围绕推动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向终端深加工延伸,沃格光电玻璃精加工、高志环保电镀工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等40个在建、拟建重大项目建设,集中精兵强将,全力帮扶企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有份量、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帮助解决企业运输难、用地难、项目审批难等问题,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走出困境,为新型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鼓帆导航。

  二、突出重点,围绕建设美丽新余建言献策

  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彰显新余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弘扬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打造好文化名片,是区政协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政协组织汇聚了许多城市建设与经营、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和专家、学者,要组织委员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和视察考察。既要善于为花园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大政方略建诤言、谋长策,又要善于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特色”等具体措施上出高招、妙招。把尊重经营城市客观规律与发挥委员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出谋划策。要围绕旅游休闲文化、古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毓秀山、百丈峰、蒙山、大岗山“四山”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治理和修复,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成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视察考察和专题调研活动。

  三、关注民生,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出谋划策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市委、市政府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最大民生工程。区政协要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重点工作,组织动员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献计出力。要把握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关键点,围绕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要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等问题,认真做好咨询服务和强农惠农工作;要把握新余加速罗坊、双林、良山、河下、水西等一批中心镇建设这个突破点,大力宣传中心镇建设的发展空间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推介引资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牵线搭桥;要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作者系新余市渝水区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