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再出发百年名校在路上——我校2015年教育事业综合改革侧记

13.01.2016  23:21

    2015年是全面深化教育事业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建设“百年名校”构筑人才高地的重要之年。继2014年全面深化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拉开帷幕之后,在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推动下,2015年学校改革再出发,迈向新征程。两年来,学校教育事业经过综合改革的洗礼,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大类招生:以人为本,完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使命。根据国家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参照其他高校的先进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了经济管理类高校开展大类招生模式。

    第一步试行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大类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我校在省内录取分数延续了明显优势,省外录取分数同比2013年稳中有升,据上大学网资料,我校排名“2014高考生最喜爱的百强大学榜”第71位

    此外,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思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途径,出台或修订了教分计算办法、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院校两级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评价机制。

    据悉,我校大类招生已经进入第二年,学校将总结此前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建设改革:分类支持,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在2023年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着力引进、培养、稳定、提升和激励学校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是关键。因此,学校重点从“高层次人才引进、分类管理、职称晋升、高端人才重点支持计划、师资退出与流转机制”共5个方面推进改革。 

    这次师资队伍改革坚持“三个结合、一个并重”,即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术水平与业绩贡献相结合、合理设岗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科学激励与适度约束并重,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师资队伍改革意见出台后,学校人才工作取得显著进步,2014年学校成功申报了人才工作重大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院士工作站,10名海归博士、26名国内博士加入江财,3名教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荣获江西省高校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生服务:端口前移,有效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办学资源重复配置的问题,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在多次校内外调研、多番论证的基础上, 学校在蛟桥园北区图书馆一楼和麦庐园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设立“一站式窗口服务”办事机构——大学生服务中心。

    “大学生服务中心”,顾名思义,旨在为学生事务提供综合服务,其功能定位是咨询服务、现场办公、信息发布、事务协调、领导接待、监督引导等。该中心采用了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人员配备方式,确保让前来办事的同学得到即时服务,工作规则包括精简办事、首办负责、效率优先、贴心微笑、当面评价等。

    目前,大学生服务中心已经揭牌成立,有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图书教材采购中心和医院共10家单位入驻中心,分别在中心办事大厅的10几个窗口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就业、后勤等10余个项目的“一站式窗口服务”。

后勤改革:理顺机制,构建校社共建的后勤保障大格局

    社会化改革是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总方向、总思路。基于此,我校在总结物业外包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以“服务外包、核心自控、监管加强、权责明确”为原则,扩大物业外包范围,核心保障学校控制,强化对外包单位监管职责。

    后勤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立足于突出师生主体地位,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了重组,工作重心转为保障为主、强化监管的格局。按照服务保障体系和服务监督体系两条主线,按物业、保洁、膳食等专业分类,调整了现行机构设置,成立了专业监督机构——服务监管中心,统筹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监管。

    为了推进后勤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物业监管标准化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定时、定量考核物业各项工作内容。建立了基于信息咨询、网络保修、服务监管且富有我校后勤工作特色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来,蛟桥园、麦庐园设立了后勤服务大厅,打造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坚持在教工和学生中推行“阳光行动”、“温暖行动”等义务维修活动,成立了VIP服务队伍,配合校人事处为首席教授等特殊人才提供高质高效、随叫随到的后勤服务。创新家属委员会服务内涵,展现江财教工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

去行政化:率先试点,打破学者的领导干部身份

    作为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为了淡化和去除官本位意识,实现专业技术管理岗干部能上能下,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校不断探索推进教学科研单位“去行政化”改革。

    一方面是淡化官本位,取消了院(所)行政级别。根据规定,教学学院、科研单位不定行政级别,管理层级设院(所)级、系(室)级,两个层级分设正职和副职。院(所)级是教学学院、科研单位的决策管理层级,系(室)级是教学学院、科研单位的执行层级。

    另一方面是打破终身制,实行聘任制。院(所)级聘任人选由党委组织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办法予以确定。系(室)级聘任人选由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办法予以确定。实行院(所)级、系(室)级岗位的能上能下。受聘干部按岗位享受相应的待遇。在聘期内被解除聘任合同或到期不再续聘的,所任职务终止,不再保留聘任期间的待遇,回原工作岗位任职。

    同时,改革方案还规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推荐提拔和交流条件。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教授、省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担任过2-3年以上院级正职或党政管理单位正处领导岗位的,可直接作为副厅级干部的推荐人选,或作为党政管理部门、教学研究机构负责人的交流人选;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担任过2-3年以上院级副职或党政管理单位副处领导岗位的,可直接推荐正院级或交流到党政管理岗位担任负责人。

    目前,我校已经圆满完成了科研院所去行政化改革,各教学学院、科研单位原来的行政干部均进行了身份转换。据悉,受聘干部聘任经历在干部履历中可以累记,并予以记载存入个人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选任、交流到党政专职管理岗位或校外相关岗位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科研改革:以一持万,着力打造高端智库和高水平成果

    科研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是学校今年的重要改革内容。这项改革方案涉及多项重要制度,实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抓好大项目,需要大气魄。《江西财经大学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与实施办法》已经学校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根据该办法,学校每年安排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基金,对拟申报项目择优进行资助。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在正常实施期间,学校给予多方面条件保障支持。

    要有影响力,更要生命力。研究和结论回到社会实践,才有更强的现实生命力。根据《江西财经大学智库建设方案》,我校智库定位为以财经管理学科为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江财智库”。因此,学校将以现有的专职研究机构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资源整合、政策导向和工作力度。据悉,学校还将从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智库成果的认定与计分及智库渠道建设等多方面建设新型智库。

研究生教育:纲举目张,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增长点

    2015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小组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提高、发展”为主题,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2015年6月,第一轮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动态考核顺利完成,首批36名博士生导师和179名硕士生导师通过考核。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改革正式启动,5个学院的13门研究生课程确定为首批试点课程。8月,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公布实施,全面实施研究生奖助学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了奖助学体系对研究生培养的引领作用。9月,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试行启动,学校动员和鼓励博士生导师到校外寻找优质生源,切实选拔专业扎实、科研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人才,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据悉,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包括完善研究生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等内容将明年工作中重点落实,研究生教育将在质量提升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智慧校园:科技红利,刷新互联网+时代服务体验

    数字化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智慧校园是学校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服务,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提升。学校经过十年左右系统集成建设阶段,目前开始步入智慧校园建设期。在学校全面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下,信息化智慧校园管理改革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

    经过改革工作小组会议多次论证和讨论,明确了信息服务观念的三个转变,即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变“大众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变“分散性服务”为“整合性服务”;从强化组织、落实制度、加强队伍等三个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机制。

    据悉,改革方案中的大部分项目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部分项目已顺利通过学校立项或近期向学校申请立项。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开始打造立足于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智慧校园,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增强信息技术对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力。

宣传思想工作:做“大思政”,力行融媒体时代方法革新

    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形势下,如何抢占舆论“制高点”,坚决占领思想“主阵地”, 牢牢把握时代“话语权成为摆在我们面向的新课题。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宣传思想工作小组着手起草了《江西财经大学宣传思想工作改革方案》。

    上半年,工作小组先后前往北京、重庆、辽宁等地,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调研,学习省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经验,听取了兄弟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关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经验介绍。

    据悉,《改革方案》在新媒体建设方面亮点突出,有部分任务已着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建立了全媒体采编队伍,建立了微信平台,官方微博建设有所加强,媒介融合初步实现,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得到有力推进。

国际化办学:高屋建瓴,为“百年名校”建设插上翅膀

    如何构建适应学校国际化办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如何提升学校学生国际化水平?如何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进程?如何加强国际化校园建设、浓郁国际化校园氛围?……

    针对这些问题,国际化办学改革小组面向全校师生和校友开展推进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化办学“问计求策”征集活动。此外,小组先后赴上海财大、东北财大、西南财大、浙江工商、浙江财大、南京师大、大连理工等兄弟院校调研学习,认真梳理总结学校国际化办学基础和条件,为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廖进球书记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呈阅的调研报告《让国际化为“百年名校”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上,做出批示,认为国际处的调研认真,调研思考很有针对性,要求国际处在研制国际化办学改革方案中吸收,待方案批准后一并贯彻实施。王乔校长在学校2015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国际化办学的力度”,鼓励学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

    据悉,国际化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同步进行。学校将以迎接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为契机,引导各部门、各学院找准国际化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定位,开创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创业学院:应势而为,三位一体引擎创业教育改革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热点。作为一所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的财经类高等学府,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以上述问题为导向,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小组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6月26日,校党委会决定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同时撤销教务处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团委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部建制,相应职能及创业孵化中心的管理一并转移至创业教育学院。

    创业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拓展发展平台,与经开区签署了建设创业园区的协议,与多家公司洽谈改造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方案,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015年,学院组织了全校学生参加首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位列江西省第一。

分配制度:和谐共生,让师生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国家对津补贴发放的进一步规范,我校原有的内部收入分配政策与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旧的分配政策也造成校内各单位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不均。如何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调动大多数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改革领导小组作出了对内部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规定。

    校收费管理小组办公室自今年5月份起,着手酝酿、制定内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做了大量的调研、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改革的总体方案。

    目前,改革方案已经正式印发。根据方案,学校将对校内所有的收入分配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纳入政府收费管理体系,取消分配给各单位的返还经费,实行自动增拨经费使用比例限制,缩小部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营造和谐校园。

党建工作:彰显特色,强化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校党委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学校党建改革,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直以来,我校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迈进,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学校先后派出多批考察组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宣传、学工、群团等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研讨会,并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基层党员、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极大丰富了党建工作内容。

    根据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党的建设改革文件精神,学校将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重点抓住基层党组织“五星创评”、处(科)级干部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三全”“六进”“ 双百”工作,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廉政建设:纪挺在前,构建反腐倡廉新机制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反腐倡廉建设,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学校研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纪检监察工作是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要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从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构建预防体系、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集教育、制度、监督、查处于一体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据悉,学校将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的责任体系、反腐倡廉组织体系、反腐倡廉预防体系以及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着手,构建起让广大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和制度防线。

结语

    在全面深化学校教育事业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不仅有一批“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促进派,还有一批甘居幕后扮演“参谋部”“助推器”“润滑剂”角色的支持者,他们共同推动着改革之轮向前行进,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全体江财人必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众志成城,敢于担当,向着“百年名校”江财梦昂首挺胸、阔步奋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党办校办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