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剑指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解读人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 杨慧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此举在各地引起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新一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直指现行教育的热点、难点,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弊端,必将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破解择校难
现状:由于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导致“择校热”难以降温,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专家观点(杨慧文):“上好学”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园区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有效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把教师补充、交流作为均衡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和工作举措,带动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现在,《决定》对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应该迅速行动,将其细化为具体的措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严禁分设重点校(班)和非重点校(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4年起,我省分期分批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一进行督导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督导报告,接受群众监督。
关键词:不分文理科
现状:植根于精英选拔的考试观念和考试内容已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大学或专业招生的差异化要求,社会呼唤着考试观念、考试技术、考试内容的改革。
专家观点(杨慧文):“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意味着建立多次考试机制,学生可自主择时参加;“不分文理科”,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搭配考试科目,发挥自己所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另外,理科班学生不学政史地等知识,可能会缺少文化底蕴;而文科班学生不懂理化,其思维可能会缺少理性和条理。恢复高考以来,我省高考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我们也应看到,新一轮改革是对高考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社会认可和接受度、考试招生具体操作等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按照《决定》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本报记者李文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