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力 南昌市年中报表看亮点之综合篇

30.07.2015  11:14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持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扎实做好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今天起,本报推出“南昌市年中报表看亮点”系列报道,邀请专家、学者对我市半年来的经济工作进行点评。

  徐小芳 本报记者 吴思勇

  主要指标增速排位前移、主要先行指标稳健运行、新主体新业态加快孕育……行至年中,南昌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背景下,我市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财政总收入省口径增长13.6%、市口径增长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10.7%。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源自于国家、省、市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逐渐发力。

   南昌年中报表“颜值”高

  翻开我市上半年经济报表,可以发现亮点纷呈,“颜值”颇高,可看性很强。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增速排位前移。1-6月,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全省分别位于第五、第六、第四、第―和第二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位、2位、5位、8位和7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比全省高出1.1、1.2、0.9、0.7和0.7个百分点。

  其次是主要先行指标稳健运行。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5.2%,同比去年提高4.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3.1%和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12.5%和11%,分别高于全省2.7和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增速。

  新主体新业态加快孕育是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10317户,比去年同期多增166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7128户,比去年同期多增724户。今年以来,我市民间投资信心增强,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6.5%,占全市投资总量的75.3%;电子商务交易额为526亿元,是去年全年交易额546亿元的96%,占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的38.5%。

   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多而强

  今年上半年,南昌在全国经济形势趋紧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形势下,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GDP和财政总收入总量居全省第一,并实现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前移进位。柳华表示,南昌的年中报表这么“”,得益于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多、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部分改革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我市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利用大数据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出台了“稳增长60条”政策、率先在全省开展“三单一网”建设、实行“三证合一”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制度。

  昌九一体化加快推进,两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体化、产业互补对接更进一步,昌九大道、昌九高速城区段高架路改造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南昌龙头岗码头已完成投资2.85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通信、金融、科教、住房、就业、户籍、医疗、旅游、公交等民生领域的―体化融合加快。

  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年以来,我市紧扣“速度导向、问题导向、升级导向”,以“严格准入、优化环境、保障要素”为重点突破口,遴选实施了131个重大重点项目,总投资3194.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8.32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96.08亿元,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103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78.6%,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95个项目达到时序进度,达标率为72.5%,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良好的发展态势,来自于三大产业同向合力形成的发展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稻总产预计达101.26万吨,连续5年超过100万吨;全市3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6个行业大类增速超过1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5.5%,医药、机电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3.5%、11.7%、10.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9%,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全省金融商务区入驻金融机构159家、全省金融产业园入驻3家金融后台机构。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亿元,增长12.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57.17亿元,同比增长13.9%。

   保持发展向好势头不放松

  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随着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大征迁,大收储”战略深入实施和国家、省、市各级陆续推出一系列精准刺激政策,我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为此,全市上下应乘势而为,狠抓改革攻坚和开放招商,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三单―网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研究制定清理和废除妨碍统―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的实施意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政府投资支持社会投资项目的管理办法等,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向改革要动力,向招商要活力。全市下半年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握开放招商“生命线”,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抢占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同时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临空经济区建设,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撑南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柳华表示,全市要加快推进131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10月底全部开工、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超过75%。同时加大力度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以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型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园区发展水平。通过实施大集团、大企业战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以补链、延链、强链的举措,完善壮大产业链条,通过完善多层次融资市场、人才服务市场、物流市场等,破解企业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