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呼唤五种思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这既是新目标、新任务,也是新要求、新挑战。它要求我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和陈规陋习的束缚,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创新的思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历史思维,在深厚的历史智慧中汲取经验方法、把握道路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可以知古鉴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深厚的历史智慧中汲取经验方法,在深厚的历史智慧中把握道路方向,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道路选择和评判的主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是道路选择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在于这条道路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也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人民群众也是道路评判的主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历史主体,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也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力量源泉。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哲学思维,在辩证联系的观点中总揽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我们党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自己,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着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全面性。
增强全局观念,善于从全局角度认识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正确判断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自觉养成凡事谋全局的习惯,自觉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落实,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尤其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自觉地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努力从战略上把握发展走向、从全局上破解发展难题。
增强系统意识,善于从整体联系上把握问题。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领域同样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密切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增强整体意识,牢固树立联系的观点、集成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增强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中推进各项改革。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运用辩证观点思考和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也是互相转化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尤其要学会用辩证方法来统筹解决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辩证地看待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分为二地进行剖析,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困难的一面,既看到其中的机遇,又看到其中的风险;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看主流、多看本质,找准重点、找准关键环节,特别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防止和克服“眉毛胡子一起抓”的现象。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 “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考量、总体谋划、统筹推进,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注重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抓住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紧扣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要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善于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出抽象的结论,从点上的经验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把经实践检验确实行之有效并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转化为普遍遵循的政策和法律;同时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从实践中得真知、探规律。
治理思维,在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中实现治国理政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从善政到善治,这就要求我们的行政方式更加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程序化,要求各项制度更加完备、科学、规范、有序,体现的是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
强化制度自信,做到自觉依制度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强化法治遵循,做到自觉依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习惯和心理需求,“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要成为常用语和行动依据,始终做到依法履职、依规办事。其次,要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主动运用权利本位、程序正义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治理,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强化文化坚守,做到自觉依道德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有效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有效推动社会秩序良好运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问题思维,在问题倒逼的过程中攻坚克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提供了“桥或船”的方法,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恰如其分地用“问题”作引导,做到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要有敏锐的发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学习中都要带着问题思考,多看多问多想,尤其要练就一双洞察问题的“火眼金睛”,善于在国际国内相互联系中发现问题,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在群众的各种建议和困难中发现问题。要有清醒的正视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敢于直面问题,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分析和研究问题;要保持头脑上的清醒,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症结所在;特别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现场摸实情,从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要有自觉的担当意识,勇于解决问题。问题绕不开躲不过,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弘扬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以解决问题为己任,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紧紧抓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紧紧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抓住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转化为工作能力,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不断集聚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底线思维,在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中把握主动、蹄疾步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底线思维是最深入、最彻底、最清醒睿智的“预”,它要求的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准备”、“以‘一万’的努力严防‘万一’的发生”。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后顾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在关注矛盾的转化中把握决策过程,在着眼于负面后果中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努力向好处积极转化,在最坏的打算中实现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
底线思维是安全阀,是稳压器,也是保险杠。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底线思维,不仅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更是其具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当前,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诸多民生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极易引发互动共振的“蝴蝶效应”。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善用底线思维,认真思考、小心求证,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把各种应对的办法想细。既要积极防范,更要积极转化,争取赢得最好的局面;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敢于直面挑战,也需要有底线思维的意识,善于管控风险。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级领导干部从制定宏观政策到出台具体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底线。比如,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更加坚决地推动发展升级,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守住民生工作的底线,着力解决卫生、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最普遍的需求和困难群众的特殊需求;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上项目搞开发必须考虑环境生态容量,考虑征地、拆迁、生活保障等涉及群众现实利益的合理安排,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在抓发展的同时切实抓稳定、保平安、促和谐;守住为人做官的底线,自觉坚守理想信念和道德操守,自觉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把清正廉洁、反对“四风”作为从政的底线要求,等等。只有把底线思维筑牢,千方百计“托底、守底、保底”,领导干部才能少走“弯路”不“跌跤”,改革才能蹄疾步稳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化厅)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