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以改革之火,淬炼科研之剑

14.01.2015  10:58

      208个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幅达20%,排名提至25位;实现本土培养“长江学者”的目标;3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破校记录;优青项目更是实现全省零的突破……

  这些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令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年初,改革之风吹遍前湖之畔,吹醒了全校师生的“强校梦”,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政策,根据学校“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的发展思路,除旧布新,在“大科技”管理体系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建设等多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平台建设:不贵多,重在精

  从100个到15个,科研平台数目的锐减,是由追求数量到质量的蜕变。今年起,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研机构院校两级管理体系,根据“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标准,学校重点打造教育部平台和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并对各院系所属的平台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以求达到“重点建设优势平台,发展建设培育平台”的效果。

  一分耕耘,更要一分收获。从今年起,学校的每一笔科研投入必须“掷地有声”,用“成果”说话,以效益定投入。为激励科研工作,今后学校将采取分期平台建设,根据科研成果,决定是否继续投入项目建设。

成果转化:放出去,接地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真正让科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得让技术落地到实际运用中。

  “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是把人放出去,”科技处负责人表示。在学校新的改革思路引领下,科技处转变指导思想,将市场机制引入成果转化,鼓励更多教授“产学研结合”,允许他们或各单位开公司、办企业;加大拥有技术的个人和团队参与知识要素分配的比例等。与此同时,为加强科学技术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我校今后将加大面向一线地市的研发平台建设,指派专业技术团队走基层,真正让高科技“接地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我校已与抚州、宜春等地市达成协议,展开全面的校地合作。

培育项目:放长线,钓大鱼

  《南昌大学成果类奖励实施细则》、《南昌大学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办法》、《南昌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培育工程”实施计划》等,今年一系列新的科研政策出台,让人不得不感慨改革力度之大。而这些新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奖励力度有所压缩,这让许多搞科研的教授们一开始难以接受。

  “以前学校各类奖励类别多而分散,缺乏规范性,例如一个科研成果反复被奖励,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科技处负责人解释道:“现在表面上看,奖励力度下降了,实际上,却是换了一种支持方式,甚至是加大了奖励力度,我们会以其他形式支持平台项目的建设。”调整政策后,学校主要从两方面给予支持,一是科研经费奖励,这部分经费可以直接用于改善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等;二是从项目配套、平台上给予支持,这将成为学校今后科研投入的重点。

  今后,学校将会更加注重对有潜力项目的培育,做到放长线钓大鱼,加强从前期培育,到中期扶植,再到后期“吆喝”卖技术的帮扶,真正做到服务科研,发挥高校产学研优势,争取在今后基金申报工作中拿下更多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顶层设计,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事情。”科技处负责人表示。今年,我校已初步制定了南昌大学科研平台中长期发展规划暨“340工程”,这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协同创新能力与学科融合,以确保“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保障,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大科技”的蓝图已然展开,只待科研大师们挥毫泼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