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长沙“宽进严管”同步推进

09.06.2014  17:39

      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创业热潮涌动,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5月底,长沙市新设立商事主体36889户,同比增长52.1%;新设立商事主体注册资本总额464.7 亿元,同比增长96.4%。

  据介绍,长沙市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商改工作,建立了由市长为总召集人的长沙商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21个相关单位成立了商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工商系统增派窗口工作人员86名,增加受理窗口67个,扩充宽带网络119条,培训基层登记监管工作人员3600人次,印发商改手册、办事指南等资料16万余份。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长沙市各部门把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作为对接商改工作的关键举措,主动开启行政审批方式改革。市直24个主要审批部门向区县(市)下放审批、管理权限94项,其中涉企商事登记许可审批事项8项。19个商改重点单位,对62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平均缩短办事时间9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效率整体提速52%。其中,市工商局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结时限缩减到2.5天和1天,提速80%。公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合并内部审批机构12个,整合审批事项8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在“宽进”的同时,长沙市相关部门注意加强“严管”。根据长沙市政府《商事登记许可审批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各单位按照“谁审批、谁发证、谁监管”和“行业管理”原则,迅速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职责。市直32个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了与改革相配套的监管制度,18个部门出台了许可审批后续监管实施细则。全市工商系统推行“一周内回访,一月内电子标注,两月内动态跟踪”的监管措施,共开展市场主体监管3.8万户次,开展行政指导7530户次,下达责令改正3258户次。各区县(市)相继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次,开展专项整治15次。

  为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在全市信息平台未建成前,长沙市明确由市电子政务办牵头,市工商局为主,通过现有政务信息平台进行登记信息推送认领以及审批监管信息的抄送交换,为部门落实监管职责提供指引。截至5月底,工商机关抄送各部门信息4.57万条,各部门反馈信息73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