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纪检人在一线】德安:浪奔见本色 浪流显担当

07.07.2017  20:37

  【编者按】从6月21日开始,新一轮集中强降雨轮番肆虐赣鄱大地,面对特大洪灾,江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身先士卒与党员干部群众一道,用热血和汗水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记录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抗洪救灾的身影与故事,本网推出“抗洪救灾纪检人在一线”专栏,敬请关注。

德安:浪奔见本色 浪流显担当

突击队员转移受困群众。

  自6月30日以来,德安县遭遇重大洪涝灾害,博阳河梓坊站、德安站水位均超过警戒线,防汛应急响应由IV级提升为II级,各级党员干部紧急备战,积极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中。

  危难时刻冲在前

  “磨溪乡受灾严重,港口村已经成为一座孤岛,全村80多名村民被洪水围困。”7月1日晚,德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熊杜明刚走访完单位的困难党员回到家,就接到了这个消息。灾情就是命令!他立即拨通纪委办公室主任的电话,发出指令:“除了正在防汛值班和督查的干部,其他干部迅速集中,成立党员突击队,立即前往磨溪乡救灾。

  一个个纪检干部接到电话后,来不及穿上雨衣就匆匆出发了。

  突击队员们刚出发,就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前往港口村的道路积水很深,而且有的路段水流非常湍急,徒步和驾驶普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突击队员们经过商量,决定调来铲车和垃圾运输车把人运过去。这一招很有效,凌晨时分,突击队员全部安全到达磨溪乡董家村。

  舍弃小家为大家

  董家村距离港口村已经不足3公里,但是水淹路段有至少4处,且大多积水深度超过1.5米,铲车和垃圾运输车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了。天渐渐亮了,雨却越下越大。“不能再等了,用冲锋艇分批次把人送过去,一定要尽快把受困群众解救出来。”熊杜明坚定说道。就这样,大家时而坐上冲锋艇,时而抬起冲锋艇,在一次次通过积水路段后终于到达了港口村。

  “所有的村民都到这里来集中,冲锋艇只有一艘,要分批次转移,老人和小孩先走。”突击队员有序地指挥着村民转移。经过昼夜15个小时的救援,突击队终于将被洪水围困的80多名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记者注意到,这些突击队员都是家中有老有小的顶梁柱,洪水面前都是家人坚强的依靠。但在接到抢险救援的命令时,他们没有一点迟疑,都坚决地投入到抢险救灾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