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标兵”专访:胡晓蓉副教授

26.06.2015  19:02

在“教学标兵”推荐、初赛、复赛、决赛的遴选活动中,信息科学系胡晓蓉副教授在全校诸多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南昌师专首届“教学标兵”称号。为此,访者对胡晓蓉副教授进行了采访。

访者:老师们在听您的公开课时,感觉整节课重点和难点找得准,突破难点的方法十分有效,请问您是怎样做到的?

胡晓蓉: 我的做法是通过例题来讲解,有时还需要先用一个更简单的例题做铺垫。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尽可能将专业知识的问题用基础知识来解决,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包的创建与应用”时,可以与在windows中创建文件夹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包的创建与应用比较专业,但在windows中创建文件夹却是基础知识,简单得多。再比如“编程输出杨辉三角形”相当专业,但在Excel中快速得出杨辉三角形却属于基础知识,同样简单得多。

访者:您的课学生学习都很有兴趣,在课堂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很投入,一步一步跟着走。您善于挖掘教学素材、设计亮点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胡晓蓉: 我的经验,一是理科知识文科化。对于信息科学系的学生来说,理解理科知识比理解文科知识要困难许多。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文科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决赛时增加了杨辉三角形简介,学生就像听古代故事,自然就有兴趣。

二是教案设计要亮化。比如我在复赛中发现程序中“100/200=0”的错误,并激励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就很有兴趣。再比如让学生在Excel中快速得出杨辉三角形,学生也同样感兴趣。

三是要有一颗真心喜欢学生的仁爱之心。习总书记讲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其中之一是“有仁爱之心”。我的做法是与学生亲近,增强亲和力,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像长辈关爱晚辈那样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访者:在您的两节公开课中,学生探究愿望十足,整节课都是在老师的带领、启发下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

胡晓蓉: 首先,我用“最美”来吸引学生去探究。我在决赛中讲的程序,程序运算的结果都是一些单调的数字。如果将输出的结果美化一下,则能使学生眼前一亮。如输出等腰杨辉三角形,尽管是数字但也很美。当时我就发现有几个学生在修改程序,试图输出最美杨辉三角形,这种探究是学生自觉的行动。

其次,我还会故意设计“瑕疵”来吸引学生去探究。学生对老师或教材中出现的“错误”都会感到很兴奋,都想助人为乐,于是想方设法去帮忙解决,学生的探究行为自然就形成了。如我在复赛时就提出了教材中存在着小瑕疵,学生很高兴地去思考、探索,最终发现并予以解决。

访者:这次获得学校首届“教学标兵”荣誉称号,您有何感想?

胡晓蓉: 得到这个荣誉我感到非常光荣!作为“教学标兵”,首先,我会一如既往地备好课、上好课,发挥表率作用。应该多作示范,常上示范课,多听课、评课,带动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上一个台阶。其次,我要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如何引导学生创业、创新方面作一些探索。

访者:学生们对您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明您长期以来在教书和育人工作上就做得十分出色。

胡晓蓉: 要得到学生的肯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优质教学常态化”。注重日常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学生一定会认可老师的工作;二是要喜欢三尺讲台,觉得上课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这样老师才会用心去钻研教材、备课和上课,这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三是要与学生亲近,增强亲和力,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最好要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姓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心。(供稿:教务处 编辑: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