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教师守护瘫痪丈夫十年 靠眨眼交流(图)

21.05.2015  15:02

童光俐(左)在陪丈夫说话。

  昨天是5月2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神经内科病房,一位老爷爷静静躺在床上,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时,旁边的老奶奶俯身在老爷爷头上深情一吻:“爷爷,早安。”这幅画面十年来每天上演,从未间断。这一对夫妻都是江汉大学体育学院退休教师,刚刚被评为第八届“感动江大”人物。

   相爱半世纪 丈夫突遭不幸

  病床上的老人名叫曾武斌,77岁。老伴叫童光俐,75岁。童光俐昨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她和丈夫都是武汉体育学院的学生,她是系里的文体部长,丈夫是班级文体委员。两人因为工作和学习接触频繁,日久生情。“当时就觉得他这人心地善良,很豪爽。其实他那会可穷啦,谈恋爱送我最贵的礼物就是一根小皮带。”1966年,两人结婚,很快有了一儿一女。相爱半个世纪,两人很少吵架,互相约定绝对不生隔夜气。

  2004年10月24日,童光俐说“那个黑色的日子,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天,曾武斌因糖尿病并发症轻微中风做了手术,那以后就全身瘫痪,丧失了语言能力。

  “不能让他死。”童光俐当时脑海里只有这一个信念,她发誓:只要自己还能动一天,就会一直照顾陪伴老伴。

   两人间特殊的情感密码

  手术后,曾武斌就一直住在医院。童光俐把江大的房子卖掉,把家也搬进了医院。子女周末会来帮忙。

  一切得从头学起。每周六,医院都有公益的护理课,童光俐成了最刻苦的学生。借资料,做笔记,学按摩,经过10年学习,童光俐比好多护士还专业。“如果护理也像高校一样设学位,我已经是博士后了。”童光俐说。记者看到,病房整理箱里,童光俐的护理资料和笔记摞起来有四五十公分高。

  她每天换花样把各种菜和鱼肉熬成粥再用榨汁机全部打碎后,通过胃管喂给曾武斌,10年,她用坏了5台榨汁机;她每天用尿管帮助丈夫导尿,并清洗排泄物;为避免曾武斌长期卧床长褥疮,每天要给他擦洗至少两次身体加全身按摩,两小时翻一次身,半夜也如此……

  慢慢地,两人有了默契,还约定了一些交流“密码”。比如要吸痰就先哼一声,再眨两次眼睛,很痛就把眼睛闭上……他们之间,语言消失了,感情反而日益浓郁。哭、笑,眨眼成了他们之间特有的“情感密码”。

  其实童光俐自己也患有脑部动脉瘤、冠心病,可她从来不害怕。“明年1月8日是我们金婚,我还想陪他热闹地庆祝一下。”童光俐说。 文/图记者李芳 通讯员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