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教育亮点聚焦:高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办法今秋出台

25.02.2014  12:09

  关键词:新增四成

  解读: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法定增长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曾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须在2012年达到4%,江西省提前一年“达标”,至今已连续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超过4%。今年,省级预算还将持续“给力”,计划新增财力的40%用于教育,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

  记者了解到,2013年,江西教育经费总量超过800亿元,其中财政教育支出达661.6亿元。新的一年,各级政府继续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依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巩固4%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新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薄弱院校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其中,我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已明确要增加到8000万元。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增加学前教育资助资金,出台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全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生均拨款标准补助政策,继续提高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建立高校生均拨款动态调整机制,设立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实现济困助学体系和生均拨款标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覆盖。

  关键词:均衡

  解读:小班化教学不设重点

  动辄就塞进七八十个学生的“沙丁鱼”班有望成为历史。2014年,江西省将启动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解决城区、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提上日程。

  按照教育部、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省政府下达的《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书》,各地都要签订“军令状”,拿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工作措施。届时,全省的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可实现“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进度,并引入跟踪问效制度,确保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如期实施。

  升级版的均衡化办学,再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分设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各校须严格按规定控制班额,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严格规范教辅材料订购,严格控制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严禁违规组织集体补课。

  关键词:高考

  解读:今秋出台

  “减少考科不分文理”办法

  2014年秋季开学前,我省将出台《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实施办法》,届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高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等改革方案会一一浮出水面。这也是我省此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执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规定;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大中高职对接培养力度。继续推进普通高考分类考试,完善高考报名和高职(专科)技术课程考试方式。

  关键词:职教

  解读:化解“散、小、差”职校尴尬

  职业学校是不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职业学校是不是意味着低端低薪?此次2014教育工作会议,就着重提及了职教发展,我省已设计了一套“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的“组合拳”,化解“散、小、差”职校尴尬,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办学水平高、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我省将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围绕目前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医药化工、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机械加工制造、建筑、护理、现代物流、新能源等专业领域,重点建设一批装备水平较高、资源共享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同时,加强特色优势专业群建设,打造一批就业优势明显、办学质量较高的品牌专业。依托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建立100个技能竞赛基地,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开展多形式、多专业、多层面技能竞赛活动,让“技术过硬”、“专业”等词成为职校学生的代名词。

  记者还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以明确校企合作的责任主体、权利义务,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实习实训教材、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

  关键词:多样化

  解读:中职和普高“两条腿”走路

  高中阶段教育并不单指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同样也要撑起“半边天”。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正体现了积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办学理念。

  未来几年,江西省将继续推动中职与普高协调发展、相互渗透,多渠道造就多样化人才。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有机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职业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其主要目的是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即不片面强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而是用普高和中职均衡“两条腿”走路。这些举措,从老百姓极为关注、改革难度大的初中生出口问题入手,通过中考杠杆调节,疏通高中和中职发展瓶颈,能有效化解教育难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关键词:公平

  解读:资助体系实现全面覆盖

  教育是个民生工程,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备受群众关注。我省教育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以健全资助体系为切入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求学问题。

  要继续做好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地方课程教科书工作;做好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工作;增加学前教育资助资金,提高资助覆盖面,做到研究生资助工作,实现济困资助学体系和生均拨款标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

  农村孩子和残疾儿童都将享受特别“照顾”。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继续实施,相关部门须建好实名制信息和学生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加快食堂建设,扩大食堂供餐面。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教育体制,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此外,我省还积极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本报记者 皓 琳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