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当教育向钱看,学闹怎会不发生
记者从河北省廊坊市有关部门获悉,河北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内的廊坊市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4日发生一起数百名学生不满校园管理聚集抗议及在学校食堂挤翻部分桌椅的事件。经过做学生工作,这起事件大约经过2个小时平息。目前,学校已恢复学生公寓热水供水系统,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物价监管委员会,全程监管学生食堂及购物商品物价,并调整校园封闭时间。(10月27日新华网)
当教育资源成为某些人或者某个部门赢利的工具的时候,教育已经不是人民的教育,更不是国家的教育了,教育肯定是变了味,成了伤害学生伤害群众的利器了。在上述新闻中又出现了教育部门因为服务管理不到位而引起学生不满出现学生罢课损害学校公共设施的事件出现,这一事件出现,应该给教育部门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摆脱世俗的功利意识,如何做好学生的服务,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校在当今时代想生存应该很难。
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来讲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那就是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国家为政府教育出优秀的人才来,为中国走复兴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此为目标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可是有很多学校的领导人,却忽视了自己的责任,相反的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生不按事理的特点,打起学生的主意,在学校内念起了生意经,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教育工具学校包办了,学生穿的服装学校也包办了,学生住宿需要的一些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的,学校也包办了,再者就是学生用餐,学校也完全包办了……学校包办了本不错,这表现了学校如学生的父母一样关心孩子,让孩子事事不用操心,让家长也放心但事实上呢,学校之所以将学生的很多事情包办了,学校想到的并非是服务意识,相反的是通过这种种的措施,学校想赚一笔。学生钱好赚,学生花钱不会还价,并且学校的东西也不可能还价,再者就是学校管学生要钱根本不用含糊,学生上学家长很是支持,一般的家长对于学校管学生要钱,很少问学校要钱干什么,很少有家长到学校咨询跟学校讲这事不能学校包办,正是这样,学校要钱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利益。对于学生的伙食,更是捞金的机会,学生本是消费者,学校的伙食与市场相比应该便宜一些,但事实上有很多学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挖空心思在伙食上赚一笔,正是这样学生的伙食价格很高,饭菜质量却一直很糟糕,父母花钱很多,学生吃着难,成了当代教育部门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的出现,让学生情何堪,让教育部门的服务意识更是屡撞红灯。
前些日子在某地出现了小学生一年买八套校服的事件,还出现了河南商丘市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因为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差价格高而出现学生打砸食堂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让相关学校对于服务学生的意识一再打上了问号,正是这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慢慢产生,随时间增加而激化。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主见更多,受社会大气候影响,维权意识更强,虽说在维权方面还不能做到依法依规,但是正值青春期的他们火气盛,更会因为学校方面的功利意识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打砸学校公供设施,或者相关的教职工受到学生的不法侵害也未尝不会出现,因此事件的出现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部门的领导认钱了,功利性强了,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就忽视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能教出合格的学生,连师者忘记了传道解惑的责任了,都钻进钱眼了,都一心思向钱看了,学生又能学习到什么呢?正是这样一些学习质量上不去的学校,在服务学生方面存在大问题,在向钱看上更会注重多一些,因此对于这样的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平时多督导,不能因为某些人拿着教育的公共设施肥了自己而让教育变了味。
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责不能变,学生也要会法律维权,对于功利性过强,只往钱看的学校,学生要明白自己的权力,要学会用法律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要用打砸的方式进行抗议,更应该用合法的方式对学校的行为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只有学校转变了角色,明白自己是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机构,知道这个服务理念,相信学校是好学校,学生亦是好学生,脱离这个服务理念,我们相信在教育部门还会发生比这更伤人的事件,到时候学校受追责,学生受到伤害,学校的罪过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