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儿们集体裸拍就是性教育么?

21.10.2015  12:11

  近日,河南省洛阳偃师市某幼儿园20多名小男孩脱光衣服、摆出爱心和太阳等造型的一组照片被传到了朋友圈。有家长无意间看到了孩子们的照片,感觉非常不舒服。据了解,这组照片是幼儿园老师拍摄后上传的,事先并没有告知家长。(10月20日《京华时报》)

  据悉,当事女教师在获知家长们的质疑后,以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理由作答。显然,这个理由足够时髦: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系统工程,儿童性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或正在走向校园,并渗入我们的生活。不过,让众多小朋友脱光光的摆出各种造型,供老师摆拍,并“”到网上,就是性教育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儿童性教育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性别角色、生理卫生、经期卫生、夫妻性生活知识、以及相应的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从表象上看,上述幼儿集体裸拍的镜头,似乎也貌似与此“搭界”。不过,倘用科学性教育理应恪守的自然、适宜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审视,却显然是形似神异的“南辕北辙”之举。

  譬如说,幼童好奇心强而认知水平差、自制力弱,若在性教育过程中刻意展示性器官,有可能致其无节制把玩而造成异常心理或意外伤害。故儿童性教育须做到“自然”:夏日浅水中的嬉戏,沙滩上的追逐,或偶以胴体示人,这就叫顺其自然。反之,生拉活扯的让众多幼童在室内莫名脱光光、摆造型、玩酷拍,却实在有违儿童性教育中的“自然”原则。

  儿童性教育中体现“适宜”原则也很重要。所谓适宜,指性教育的手段及方法都应遵循儿童特点,并视其不同年龄段把握好分寸:譬如,幼儿期不同于婴儿期,开始进入自己的性别角色。连母子都要提倡分被而眠,何以还让众多幼儿当着女教师,面对面的长时间裸露?应当说,除了医疗及体检需要,其它任何刻意要求幼儿裸露的行为,都无疑背离了“适宜”的原则。

  同时,儿童性教育还应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幼儿期性教育其实是性别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找准自己的性别定位,进入自己的性别角色。譬如,培养男孩子勇敢、女孩子温柔的性格特征、男女孩子相互尊重的道德品质,以及爱护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性别卫生知识等。而诸如更进一步的生理卫生、经期卫生以及夫妻性生活知识等,则分别是青年期各阶段性教育的内容了。

  显然,让幼儿集体裸拍,并不具备性别教育的内涵:体现男孩子性别角色的性格特征,不可能通过裸露来培育。即使要让幼儿“男女有别”,也可通过语言、图书及音像资料来表述,而非靠幼儿裸露来展示。若这位女教师坚持此为性教育一说,那请问,把幼儿裸照“”上网络,莫不是也要在朋友圈普及性教育?

  其实,我们并不一味反感幼儿的裸露,但那应是孩子们即时即刻的天性使然。而幼儿教师“制造”的集体裸拍,与孩子们的天性无关,更与科学的性教育无关,而仅仅是当事女教师自编自导的一个“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