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园丧钟的幕后黑手是谁

21.10.2015  12:11

  近日,江门市江海区礼乐新联小学一名老师从教学楼3楼跳下,目前正在医院ICU抢救,医生称病情危重。该老师姓区,男,59岁,在新联小学任教30余年。家属反映,区老师在事发前与校领导因竞聘评分太低发生过争吵。江海区政府要求,全力救治,尽快调查原因。

  年近六旬的老教师,任职30余年,本该从容退岗安享晚年,却因一次评比,致使他跳楼,悲剧性结果让人心里隐隐作痛。可以假想,倘若没有评比,可能他不会“被逼”跳楼,可是评比结果还是逼他跳楼。惨痛的教训不禁会使一些人将矛头指向当今评比制度,认为是制度“不公平”导致的,然而,这记校园丧钟的幕后黑手只有制度吗?

  在当下的评比体系中,各个行业确实都有一些人暗箱操作,使得评比落为形式,造成坊间对评比有这样那样的评价。即便如今的评比完全透明,依然避免不了一些人的质疑。其实,任何制度都有瑕疵,评比的结果也总是呈现“几人欢喜几人愁”的局面。不可否认,年近六旬的老教师被逼自尽,有评比制度的诱因,但这样的结果还有家庭和个人因素。

  面对评比,公众应该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的对待,不该依赖考评。首先,若这名老教师能够在教师的评比体系中,多给自己找一些评价标准,相信也不会做出过激的举动。其次,若他的家人能够理性看待,面对结果多给老人一些宽慰,也不会出现此种悲剧。然而,面对评比结果,他的家人不是想如何平息老人心中的“不公”,却说讨回公正。说得好听些是申张正义,说得难听点,还不是为每月多发的一二百块,有这一两百块钱又能怎样?

  年近六旬、任职30余年的老教师跳楼,反映评比系统的乱象,也拆射一些人狭隘的价值观。必须反问的是,为什么和相同资历的老师相比,他的分数很低?是他的教学水平真的很差,抑或说是评比体系有“问题”?另外,还值得反思的是,从一个将毕业精力贡献给学校,给教育事业的老教师而言,学校给他一个高分又如何,制度是人定的,也是为人服务的,我们不该死搬硬套,年近六旬、任教30年的考教师跳楼寒让每位从教人员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