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瑶:教师节改期形式大于内容
昨天是教师节30周年纪念日。去年,国务院法制办曾就《教师法》修订征意见,“拟把教师节改为9月28日”条款引发大众关注。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教师节改日仍然存在争议,暂无最近修订进展公布。(9月11日《北京晨报》)
节日的意义在于唤起民众对某一群体或事件的关注和纪念。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寓意,把哪一天设为节日其实并无多大关系。刚刚过了第30个教师节,9月10是什么节日早已深入人心。如若要将教师节改期,除非那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完全替代现行的被人们铭记了30年的教师节,否则便是多此一举。
不少人提议把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是有其考虑的。一是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其杏坛育人的实践也正是教师的使命所在。二是周边国家都把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改期也是在与国际接轨。然而,提议教师节改期的人似乎更在意形式上的漂亮,却不关注教师节的实际价值。教师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当前的实际是,尊师重教的氛围虽已形成但还有待加强。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那天,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是否就能立刻得到完善?这显然并不现实。并且改期之后,民众还需不少时间去了解新的教师节。
退一步讲,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首先要明确孔子诞辰是哪天?之前,辽宁大学教授毕宝魁曾撰文表示,进入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1913年9月28日,后人便因此认为这天就是孔子生日。可见,9月28日是否就是真正的孔子诞辰还有待商榷。既然史实都未曾清楚,又何必着急给教师节改期?
其次,从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节日设立的初衷我们也可以读出另一种解释:凡是弱势群体才有自己的节日,而那些真正有地位的人并不需要一个节日来对其表示慰藉。教师节的设立,虽说明国家对教育及教师的重视,但也不得不指出,教师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当前,社会对教师存在着一些偏见,种种制度红线也束缚着教师。而较低的工资、繁重的工作,部分民众尤其是学生家长的不理解早已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这些现实问题没能解决,仅仅依靠修改节日来对教师进行心灵慰藉就像是缘木求鱼,跑偏了方向。因而,教师节改期这碗心灵鸡汤还是暂且放放,先把教师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解决了才是头等大事。
再者,节日的修改是个系统工程,必定牵扯到社会各界。这既会加重财政负担,又要促使民众重新适应。要知道,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刚刚才过GDP的百分之四。把有限的财政投入到提高教师待遇及教育质量中去,似乎也要比教师节的改期更有价值。
教师节改期也当问问教师群体的意见,但现在,提议教师节改期的多是教育界以外的人。各界人士关心教育的热情纵然能够理解,但至少也当听听教师的意见。而对教师来说,只要社会对教师足够尊重,教师节设在哪一天并无所谓。毕竟,尊师重教不该只是在教师节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