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一周综述:“感恩学校钱” 不应止于一退了之

31.03.2015  20:34

据人民网络舆情监测室监测,本周涉教育媒体报道19.7万条 ,较上周增加8.24%。其中,辽宁盘锦高级中学收“感恩母校钱”、 武大被质疑借樱花敛财、超8成受访者支持高考统一命题、云南初中女生被泼冷水拍裸照、三部属高校同日“换帅”、2名学生因课堂上说错话遭老师殴打、湖南校园猥亵案家长起诉政府、广州市副市长:足球踢得好中高考也不加分、7位名校大学生因非法获取国家机密获刑、河南:三年将建超1500所足球特色学校 踢得好升学有优势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10个话题。

图一:本周全国教育新闻转载量排行

微博平台上,网民议程与媒体议程表现出较高重合度。三部属高校“换帅”、足球学校、足球加分、学生因说错话遭殴打、“感恩母校钱”等话题的微博热度同样居于前列。在高校“换帅”引发的舆论评议中,网民对高校去行政化进行了集中探讨。针对各地大办足球特色学校,网民点赞之余,认为足球教育要循序渐进,类似河南三年建1500所足球学校的计划未免操之过急,对广东市副市长踢球好坏不影响中高考加分的观点大加支持。而关于学生因说错话遭老师殴打致伤,网民的不满情绪明显。一方面认为涉事学生言语确有不当,需要管教,另一方面指出即使学生言行无状,老师也不该暴力体罚,对涉事教师仅以停职作结并不完全满意。

此外,同样引发网民强烈不满的还有本周媒体转载量最高的“感恩母校钱”事件。该事件最早曝光于一则名为《母校恩情几何?盘锦市高级中学标价一百》的帖子。帖子称,辽宁盘锦高级中学要求高三学生每人上交100元“感恩母校钱”。 事件引发热议后,该校以“学生自己写到黑板上”回应众怒,并称目前已退还学生。 从反馈来看,“学生自愿”的解释不仅无助于纾解舆情压力,反而激起舆论反弹。连续数日,该事件的舆情热度居高不下,批评的声音不时见诸各大媒体平台。概括而言,批评的声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若为学生自愿,何需“钱上写明学号”;二是若为学生自愿,何必强制“次日上午必须交清”;三是若无学校授意,个别班级发起不无可能,但高三所有班级同时发起未免太过巧合。尤其在近年教育乱收费被三令五申严禁的大前提下,这种巧立名目的强制收费一方面使涉事中学声誉扫地,暴露其校风、师德的失守;另一方面,也再度刷新了公众对教育行业的低信任度,反映出缺乏监督机制的教育禁令,在现实面前事何等孱弱。为此,即便物价部门已介入调查,学校已退还 “感恩母校钱”,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还必须顺藤摸瓜,既要调查清楚该校收取的其他费用是否合理,也要调查清楚其他学校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对涉事主体依法问责,还公众一个交待,给明知故犯者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