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谢晓刚:学校成立“iPad班”意欲何为

15.09.2014  11:09

  今年,广东佛山沧江中学初一新生7班至16班要成为“iPad班”,校方规定每个学生要交4000元钱买iPad,这件事引发了学生家长的争议。(9月14日 央广网)

  沧江中学注定会因此而被推上舆论风头,该校校长似乎已有预见,所以他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慷慨陈辞“改革总会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不怕吵架。

  校长表现出来的魄力,似乎让人热血沸腾。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毕竟改革是对现有机制或制度进生重新洗牌,改革者还必须要拥有面对一切阻力的强大承受力,众口烁金啊。

  沧江中学此次课教改革,就是老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基本知识,而是需要学生提前一天通过iPad平板电脑等上网浏览由教师录制的5至10分钟微视频,掌握第二天授课的基本知识点;到了课堂上,老师更多是带领学生借助快速的无线网络和电子白板,以“讨论、合作”的方式,完成深度交流与分享。

  这个课教改革看上去很美,很丰满,但现实意义又有几分?真的是一项重大的课改吗,以致于学校要专门成立一个“iPad班”。

  不敢妄论此课改的重要性,但单看为了配合这堂课的实施而让每位家长花4000元自购iPad来上课,就觉得经不起推敲,学校要求家长出资配合这堂课的意图就值得质疑。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有电教设备,而电教设备应该都具备了联网的功能,沧江中学为何不能将这堂课安排在电教室完成?这堂课的革新,动静如此大,是否经过了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权威进行审核,仓促上马是否对家长、社会缺乏一个交待?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各类收费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学校让家长掏钱买上课设备,是否经过了费价部门审批,又是否属于正常收费?如果真的是因为教革需要投入,为何学校不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申请,而是让家长来承担此笔费用?

  更何况所交的4000元钱已超出了该产品的市场价。

  这些疑云的存在,让沧山中学此举大打折扣,而校长的那句慷慨陈辞也显得有些滑稽。学校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但不能偏离国家规定的大教纲,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更不能以改革之名呈匹夫之勇,收私欲之利,否则不仅坑害了孩子,更会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