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尊老好传承 宜丰草坪村演绎“百善先孝”新风

03.01.2015  10:42

     2014年12月8日,听说孤寡老人罗状元急需钱用,宜丰县天宝乡草坪村的13名村干部、党员便到老人的产权林砍了200多根毛竹,卖后将2000多元钱送到其手中。罗状元在生产生活上享受这种“亲情”已有8个年头。在这个小山村,敬老爱老传统像村里的兰花产业一样芳香远近。

  不到1000人口的草坪村有近30个姓。姓虽杂,心却齐,四邻和睦。原村党支部书记刘云如说,65年来,村里仅换过六任支部书记,“带头人”的稳定,使敬老尊老民风得到很好的传承。

  老有所养,经济来保障。草坪村1990年成立老年协会后,想方设法给予经费支持。当年,村里划拨200亩竹林给协会经营。2005年林改后,虽然没有划拨山林,但每年有两三万元经费。前年,村里又重新从集体产权山林中划拨了300亩给协会运转。村老年协会会长徐马生说:“如果山林收入不足,村里还会追拨经费。”村党支部书记邹敬峰告诉记者,这些经费和收入主要用于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举办知识讲座以及对会员走访慰问等。前年,针对村里很多孤老都不愿进乡敬老院的情况,村里又筹资20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当前和今后老人集中供养的问题。

  老有所乐,精神新追求。为进一步丰富草坪村老人的精神生活,这些年村里开启的“老年游”成了常态,也成为140多名协会会员最幸福的事。该村卫生所医生况易成说,很多老人一辈子没出过大山,让他们外出旅游,开阔视野,感受变化,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这两年,他和几个村民出资带领老人分别到仙女湖、百丈寺游玩。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老年协会在村里创业能人的资助下,已组织6次老人赴北京、湖南等地免费游。

  老人之老,引领百善良俗。近几年来,村委会和老年协会组织了“孝老家庭”、“和谐家庭”、“模范夫妻”等评选活动,全体村民踊跃参与,道德新风吹遍草坪。邹敬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没发生过一起大的刑事案件和上访事件。(记者黎军、胡光华)